正文 雕刻典範 -- 貝寧(2 / 2)

這裏的雕刻是典型的宮廷藝術,作品主要是姿態自然的圓雕和浮雕,雕像的題材以表現國王、王後為多,代表作有《國王頭像》和《母後頭像》等。國王雕像頭頂王冠,滿戴胸徽,有時還用鰻魚作腿──象征他們是海神奧洛貢。武士雕像則是右手持矛、左手拿盾、全身披掛的立像。還有表現曆史人物,或為神造像的。

目前,世界上還有十餘件16世紀初的貝寧母後頭像保存。其中著名的青銅製《母後銅像》(現藏大英博物館)是貝寧母後祭壇上的青銅紀念像。相傳這座祭壇是奧巴埃西吉為了紀念他的已故年輕母親第雅而設立的,但形象被刻劃成了一個年輕的公主。雕像的臉部光潔細膩,具有豐富的光影變化,顯得生機盎然。

阿波美古都

阿波美古都曾是古阿波美王國的首都,位於貝寧首都科托努西北邊。阿波美王國興起於17世紀初,是貝寧曆史上文化最發達的王國,因此,這裏被認為是貝寧文化的發祥地。阿波美曆史博物館是貝寧最大的博物館,也是西非地區內容最豐富、史料最完整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坐落在阿波美古都的王宮內,館內保存了阿波美王國先後在位的十一位國王使用過的祭祀、婚喪用品、武器等,是了解貝寧曆史的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

岡維埃水上村

貝寧的水上村落舉世聞名,在這30多個村寨當中,規模最大、名氣也最盛的當屬岡維埃水上村。該水上村坐落於科托努市北麵與大西洋相連的天然潟湖諾庫埃湖麵上,是目前非洲保存最完整的水上居民區,有“非洲威尼斯”之美稱。

“岡維埃”是當地阿賈族語,意為“得救的地方”。這個水上村始建於18世紀初,一些為了躲避戰亂的難民流落到諾庫埃湖地區。這些勤勞樸實的貝寧人用木樁在湖底打檣,在湖麵上搭建草房棲身,以後逐漸形成了今日規模的水上村莊。在漫長的戰亂年代,這個獨特的水上村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成為居民們良好的避難所。

水上村內有兩條主要的水路,分別被命名為“情人街”和“漁夫街”。這裏的人們駕駛著獨木舟穿梭其間,過著一種充滿意趣的水上生活。如今,這個著名的水上村寨已經成為貝寧的旅遊勝地,每年有大量慕名而來的世界各地遊客。

國旗

貝寧國旗旗麵左側為一綠色豎長方形,右側為上黃下紅兩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綠色象征繁榮,黃色代表土地,紅色代表太陽。綠、黃、紅三色也是泛非顏色。

必備常識

貝寧的官方語言是法語

木雕是該國最出名的紀念品

旅行指南

貝寧的主要旅遊地包括維達古城、維達曆史博物館、阿波美古都、野生動物園、埃維埃旅遊公園、海灘等,尤其在貝寧曆史和文化古城維達,你將親身感受到曆史上販賣黑奴的不歸門和回歸門,深刻地了解非洲人民的苦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