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寺中派小僧前來請宋潤篷去寺中。去了才知道玄空已圓寂。當日與宋潤篷長談後,玄空又與方丈閉門密談了半個時辰,待小僧送晚飯過去時,大師已圓寂。按大師的吩咐,特請宋潤篷在大師遺體火化之時前去送他最後一程,也算相識一場的緣份。
“都是我害了大師,要不是我大師也不至於……”
“施主不必自責,凡事皆有天數。師叔也知道將不久於人世,所以才會選在此時與施主見麵。師叔圓寂前有所交待,老納自不敢與師叔相比,但日後有用得著的地方,施主盡管說。這本書是師叔遺物,現在就交給你。還有些東西,待施主遇到了不可解決的麻煩,還望想到法華寺,或許這裏就有解決問題的秘決。”
書的上半部是內功心法,下半部看起來好象是治病療傷的書。看來是最近趕寫的,簡單的都要寫成一本了。為什麼要給這樣的書?難道是大師算出了誰有性命之憂才在圓寂前趕出此書?又是誰有劫呢?……太多的疑問,誰也沒辦法說得清。
“謝謝方丈的一片好意。我宋家半年內將舉家遷往杭州,若方丈不棄可隨我一同前往,杭州靈隱寺有我的一位好友主持,寺中得道貌岸然高僧眾多,說不定方丈前去能尋得一知已呢。”
“阿彌陀佛,出家人四大皆空。施主的好意老納心領了。師叔交待,施主謹記心中就是了。舉家東遷,還望三思!”
“掌門果然不同一般人,短短半個時辰的密談就對我的事了如指掌,看來日後遇到了大麻煩,說不定除了這老僧天下沒幾個幫得上忙的了。”想罷,宋伏地而拜:“謝老方丈金玉之言,請受小生一拜。他日若有前途,必不忘方丈之恩。”
宋家在杭州西子湖畔置地造屋,半年後宋潤篷和幾位姨太太、兒子以及大部分家丁、丫鬟浩浩蕩蕩前往杭州。老宅隻留下正房太太於氏和幾個小女兒。於氏不解其意,宋潤篷又不好明說,隻得安慰她:“新宅新建,其中必有瘴氣,女兒們還小,你暫且在家照看女兒們,祖宗牌位也不是說搬就能搬的,老宅這邊還有一些地產沒處理好,也全靠你在家打點了。等過個一年半載,我再派人把我的好夫人接過來!”說罷把於氏摟在懷裏。心中雖是萬般不願,夫君話說到如此份上,也隻好作罷。4個女兒中隻有雅蘭是於氏所生,兒子書建被丈夫帶往杭州,留下這一屋的女人,叫於氏怎麼安得下心!這是後話。
這一年,大女兒雅琴12歲,二女兒雅琪、三女兒雅蘭均是10歲,小女兒雅麗才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