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乾隆:史上寫詩最多的人(2 / 2)

如此幫助乾隆皇帝完成詩作的事情,沈德潛幹了不少。這位老先生在最後告老還鄉,編自己的全集時,竟然一時糊塗,把幫乾隆捉刀的詩文,統統物歸原主,編進了自己的《鹹錄焉》中。也該他倒黴,他曾為徐述夔的《一柱樓詩》作過序,沒想到徐述夔的這個詩集被喜歡搞文字獄的乾隆皇帝定為了反動作品!

徐述夔是清朝全國“四大文字獄”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一柱樓慘案”在中國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現代學者研究清代文化史、政治史、法製史差不多都要論及徐述夔及一柱樓詩案。乾隆皇帝嚴辦徐述夔時,徐述夔已經去世了,結果徐家被滿門抄斬,徐述夔也被剖棺戮屍。徐述夔的這本詩集之“反動”,就是一句“大明天子重相見,且把壺兒擱半邊”,這還了得!於是,徐述夔被定為有反清複明的變天思想。思想固然罪不可恕,更不可恕的是以“壺兒”隱射“胡兒”,正戳中了這位異族主子的心理隱痛;在為虎作倀的地方官,把這一捕風捉影的“忤逆”案舉報上來後,乾隆皇帝龍顏大怒,遂將之定為“大逆不道罪”。

由於為徐述夔的《一柱樓詩》作過序,沈德潛也在劫難逃。在查抄沈府時,發現了《鹹錄焉》,而且發現了他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皇上“禦詩”當成自己的詩收藏!乾隆怒不可遏,盡管其時沈德潛也已經故去,但乾隆還是沒放過他,下令戮其屍,揚其骨,方解除乾隆的心頭之恨。

除了沈德潛外,紀曉嵐也曾幫助乾隆皇帝寫過詩。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紀曉嵐微服出宮,在一家酒樓喝酒時,看到有一家迎娶新娘,乾隆詩興萌發,於是吟道:“樓下鑼鼓響叮咚,新娘羞坐花轎中。今日洞房花燭夜……”吟到這裏,又卡殼了。他隻好求助於紀曉嵐說:“愛卿來接,接得好,朕有賞!”於是紀大才子接道:“玉簪剔破海棠紅。”“好,不錯!”聖心大悅。於是,乾隆又“完成”了一首詩作。

乾隆皇帝寫詩,其涉獵的題材之廣,令人咋舌。連同很少入詩的豬,也被他寫進自己的詩裏:“夕陽芳草見遊豬”。劉海粟在回憶梁啟超的一篇文章裏曾記了這麼一件趣事:1925年,劉海粟在北京,參加過新月社的一次聚餐會。當時與會者有梁啟超、胡適、徐誌摩、聞一多、姚茫父、王夢白等人。酒席上觥籌交錯,胡適忽然說道:“中國古詩很多,詩人都吃肉,就是沒有人寫過豬。這個畜生沒有入過詩。”梁啟超聽了,不以為然,隨口舉出乾隆的“夕陽芳草見遊豬”來反駁。眾人都很佩服梁先生的博學。當下,大家就請畫家王夢白以此句為題,請豬入畫。最後梁啟超還把乾隆的這句詩題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