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微金融不微小(1 / 1)

小微金融不微小

卷首語

我國小微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對增加就業、活躍市場、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受多種因素製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日益凸顯,有關部門出台了多項扶持政策,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及時獲得資金支持,小微金融漸成“氣候”。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無外乎三點:一是監管部門出台了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支持小微企業發展;二是在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迫於生存和發展的壓力,不得不進行業務轉型,推進客戶結構重心下移;三是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減少,商業銀行必須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力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不難發現,將視線回歸“小買賣”的銀行,紛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對小微金融進行產品創新和流程再造,不僅有專門服務小微企業的金融部門,還有針對小微企業的包括貸款融資、資金結算和財富管理甚至客戶拓展等一攬子服務。在信貸額度上,不僅多家銀行優先保障小微企業貸款需要,以民生、興業、浦發等為代表的股份製銀行,還紛紛爭取到了小微企業金融債,籌措資金專項服務小微企業。來自央行的報告顯示,2012年年末,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1.58萬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分別比同期大、中型企業貸款增速高8個和1個百分點,比同口徑企業貸款增速高3.3個百分點,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6個百分點。可見,小微企業信貸的高成長性已經成為國內銀行業的共識,業內人士指出小微信貸將成為2013年我國銀行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

雖然小微金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但其不是一塊“大肥肉”,隨便張口就能吃到。這裏充滿機遇和挑戰,不是所有銀行都適合開展小微金融業務。出於風險和成本的考慮,不同規模的銀行應有著自己相對適應的業務邊界,這個邊界是由該類銀行的一整套與其規模和範圍相符合的業務流程、運行機理、激勵約束機製和係統最優設置所決定的。大型銀行戰略轉型的重點應該是綜合化經營,這一點中小銀行難以比擬。發展小微金融應該是中小銀行業務轉型的重點,尤其是城商行和農商行,由於地緣優勢,更容易克服信息不對稱難題,操作程序也更為簡便易行,效率優勢、成本優勢更明顯。

未來,在市場的導向和同質競爭白熱化的驅使下,銀行等金融機構會不斷超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服務技術、金融市場組織等各個方麵持續創造與革新,給小微金融領域帶來全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