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別的孩子一樣,我的幼年也在幼兒園度過。第一天去幼兒園時和爸爸媽媽的不舍,我今天都記得。我走過的路是一段崎嶇不平的路,別人眼裏的我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早在上幼兒園時我就表現出了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別的小孩下課都老老實實待在小教室等家長來接,而我那時也就三四歲,卻在幼兒園的第一次放學就自己走回了家,雖然路不長,但那也足夠讓家裏人驚喜的了。
爸爸媽媽對我的希望越來越大了。我爸盡可能多的教我識字,在5歲時我已能識得兩千多個漢字,我媽則將我送進了少年宮學習美術。他們的望子成龍讓我從小就倍感壓力。與別的小孩不同,我的幼年幾乎沒有什麼時間可以玩,現在憶起,那時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看動畫看,每天晚飯前可以看10多分鍾,藍精靈、米老鼠、唐老鴨。。這就是我幼年的夥伴。我沒有和別的小夥伴一起玩的機會,我的日程表從四歲就排滿了。試想,一個沒有輕鬆幼年的孩子,長大能不叛逆嗎?並非為自己後來的墮落找托辭,隻是希望現在的家長和未來為人父母的朋友們能為自己的孩子想想,別太拔苗助長了。每天幼兒園,少年宮,體校(學武術),在家還得學認更多的字。。。
今天,我仍然體會我爸媽當年的心情。他們隻是想給我一個美好的未來,他們隻是想讓我從小就有過人的本領,讓我從小就建立一種舍我其誰的自信。幼兒園裏的運動會,在母子接力賽上,我媽媽幾乎完全憑借一己之力將我輸給其他小孩的距離給扭轉了回來,最終得了第一名。終點線上,媽媽將我高高舉起,直誇我是最棒的小孩,我也糊裏糊塗地洋洋自得,殊不知我那時其實差得很。我的父母就是這樣愛我的,他們總在為我建立自信。
有時我爸爸似乎也覺得對我管教太嚴了,他對我的獎勵方式就是帶我打電玩,可是。。。也許這便為我後來的墮落埋下了禍根。從小到大,我都是電玩裏的絕對高手,到了今天我發現我這人唯一的天賦似乎也就隻有玩兩手遊戲吧。不論是空戰遊戲,還是格鬥遊戲,我都學得很快,5歲左右的街機水平就相當高了,當時都小有名氣。我的爸爸竟然讓我在遊戲上也建立起了自信。其實他也蠻愛玩遊戲的,後來家裏買遊戲機,從最早的任天堂到後來的ps,都是他買的。也許,真是他讓我愛上了遊戲。(遊戲方麵的都是後話)
憑借幼年的紮實基礎,我在剛上小學就成為了學校裏的明星。學習上自是沒話說,打小便識字過兩千,語文成績忒好。數學方麵更是次次速算比賽和應用題比賽都拿年級第一,我爸是認定了我有數學天份,我小學二年級前便在他的引導下學完了整個小學和初中數學的課程。光是成績好還不吸引人,其他方麵當時的我近乎一個神話:美術比賽獲得市裏希望杯賽第一;武術比賽參加省裏比賽獲得好名字還被定了國家三級武士的級;因為練武的人韌帶好,市少年宮的老師還挖我進了舞蹈隊,一支《逗猴樂》的舞蹈獲得了省裏舞蹈比賽的一等獎,而我則是那個節目中的主角;學校裏的故事大王比賽第一名又被我奪得了;校園文學裏也在那時刊登了我的作文。。。當時的所有人,包括我自己,無法想到後來的我會走過那麼一段彎曲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