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態道德公正(2 / 2)

生產力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產生了雙重的社會後果:其一是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社會發展的效率使得人在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選擇中主體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二是科學技術的狂亂創造和生產力的無節製的恣意發展也可能擺脫人的有效控製,反過來危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自然界。在現代科技革命條件下,人類曆史已經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轉折時期,以發展物質生產力為首要目的的社會進步,已經開始讓步於以每個成員的全麵發展為自身目的的進步。現在,物質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高效率,而產生出來的許多社會問題已經具有全球性的規模和意義,必須從人類整體利益的高度來加以認識和解決,而要做到這一點,又必須以人類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再認識為前提。

人開發自然,是為了自身的生存,是公正的。但是,動物也有其存在的權利,也有它的公正。人類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勞動效率和發展速度,則必然影響甚至危害到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也就是說自然成員的生存平等和社會生產效率之間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兩者之間一定是衝突的、互相對立的關係。我們相信並承認自然成員的生存和社會生產效率之間存在一個最佳的結合點,關鍵是在於怎樣達到這個結合點。

達到這個最佳的結合點,必須從人本身的革新來實現。也就是這一結合點的實現,取決於人把自己提到什麼樣的“人的高度”(馬克思語)。在人類麵臨著對全球未來抉擇的時代臨界點上,在進步的基礎已經出現新的曆史替代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鑄造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人自身的變革。

人作為一種物理實在,誠然必須遵循物理學的規律,但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同意那種把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普適性簡單地外推到生物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把熵增趨勢和複雜的開放係統自組織的進化趨勢解釋為實質上是向同一方向演進,認為人類無可避免地會由於熵定律的作用日益衰退並最終會走向毀滅的宿命論。但是我們也不讚成那種無視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科技活動造成的對人類生存的能源資源和環境日益加大的壓力和危機,隻顧眼前的物質享受,而進行“沒有極限的增長”的盲目行為。我們應該在最大限度與最適度的發展模式中選擇後者、避開前者。

羅馬俱樂部在《人類處在轉折點》報告中提出了以“有機的增長”來替代“為增長而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在《重建國際秩序》的報告中探討了變革國際關係、重建新的國際經濟政治秩序和改善國際機構的功能以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國際社會條件;在《學無止境:彌補人的不足》的報告中則提出了以創造性和參與性的學習來回答全球性問題挑戰的嶄新對策。羅馬俱樂部明確地以人類的整體利益為設計全球未來模式的前提,以新人道主義革命為宗旨,以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相統一的方法為特征,這些無疑都是在向尋求這個最佳點――自然成員的生存平等和社會發展效率的結合――靠近和實現。

公正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是一個人人都會思考的現實問題。我們之所以把公正範疇列為生態倫理學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是因為這種公正問題的反思正是由現實生活中的發展趨勢所促成的。或者換句話說,是對世界環境的退化,也可以說是對自然生態的退化所做的哲學反思的結果。

人類的生存和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存,在現在的條件下,存在著既相依賴又相矛盾的地方,而人類開發自然的公正行為與動物生存的公正權利之間,又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衝突。這種衝突的解決,更主要地依賴於人、依賴於人類自身的公正觀。我們必須再一次強調人和自然是平等的關係,人是自然家族的一個普普通通的成員,絕無什麼特權而言。人和自然之間總是需要真誠合作的,消除你死我活的對抗情緒,本著對人類生存的世界責任感,本著對所有的物種的人道主義精神,才能達到整個生態係統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