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拉劄諾1524年的遠航探險仔細地探察了從北緯33度到北緯47度(因先南下300公裏)長達2500多公裏的北美東部海岸,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地段,帶回了有關沿岸地區自然環境和居民情況的首批資料,第一個描述了北美東部的廣大內河水係。維拉劄諾在他的探險考察報告中,首次令人信服地指明了北美大陸與其他大陸的關係。“這一大片陸地,或者叫新世界,既不與亞洲相連也不與非洲相連。它或許可能通過挪威或俄羅斯與歐洲相連(因當時北美哈得遜灣以北還未被探察過,挪威北部、俄羅斯最西北部的情況西歐人也不清楚。——作者)。看來,這塊大陸在東方的海和西方的海之間延展,並是這兩大海峽的分界”(指大西洋和太平洋。——作者)。所以,維拉劄諾首先發現了北美洲具有一塊獨立大陸的特征。此前,維斯普奇、瓦爾澤繆勒等僅認為南美洲是獨立的大陸。此後,把南美和北美連接起來的地圖開始出現,到1538年,墨卡托便把“亞美利加”一名擴展到北美洲。
自然,維拉劄諾對自己發現的認識和在此基礎上的推測也有一些錯誤。例如,北緯35度哈特勒斯角一帶的大沙岬和島嶼被他報告成隔開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地峽,而帕姆利科灣是太平洋的東部邊緣海,長島南岸是大陸海岸,等等。1529年,他的兄弟哲諾拉莫·維拉劄諾把兄長的發現和推測,加上他自己的看法繪製在一幅地圖上。從圖上可見,北美洲東海岸一直畫到拉布拉多半島北部,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佛羅裏達半島以北約北緯35度處有一條海峽通太平洋或極窄的地峽連接中美洲與北美洲(因圖小,不是看得很清楚)。從海峽處或地峽處起,北美洲西海岸向北偏西延伸至約北緯49度。這樣,北美洲的南部便成了一個巨大的直角。因此,在北美洲西海岸的問題上,維拉劄諾兄弟是大錯特錯了。
今天,維拉劄諾海峽大橋橫跨在紐約灣,這恐怕是紀念他的最大地名了。
二、卡提耶爾在聖勞倫斯灣的首次探險與發現
劄克·卡提耶爾(Cartier,一譯卡爾捷),是法國布列塔尼聖馬洛港的水手,法國海盜。生於1491年,逝於1557年。他大概參加過法國私掠船在巴西的活動,還可能參加過維拉劄諾1524年的北美航行與探險。
1534年,卡提耶爾受法國海軍司令的委托和資助,去探尋前往中國的西北通道。2月20日,由兩艘60噸的船和61人組成的探險隊從聖馬洛出發。他們僅用20天便渡過了大洋,到達紐芬蘭東部海岸。他們在這裏停靠修理船隻。然後,他們在冰層和浮冰之間走走停停,艱難地前進。探險隊先向西北航達紐芬蘭的最北端海角之外,6月9日起折向西南,緩緩駛進貝爾島海峽。卡提耶爾仔細地考察了海峽的拉布拉多半島海岸,然後進入一個巨大的海灣。這是卡博特父子和法國漁民已來過的、長寬各達400公裏、四周被陸地包圍的大海灣。時值8月10日,是258年被羅馬帝國處死的基督教聖徒聖勞倫斯的忌日,卡提耶爾遂把這個大海灣命名為聖勞倫斯灣。卡提耶爾沿紐芬蘭島南下,考察了它的幾乎全部西海岸。接著駛向西南,先後發現了馬格達倫島、較大的愛德華王子島(麵積為5600平方公裏),不過他以為王子島是半島。卡提耶爾沿海岸向西北航行,在北緯48度發現一個海水很深、向尖刀一樣楔人陸地很深遠的海灣(喬列爾灣)。卡提耶爾最初以為它可能是所希望的海峽。在喬列爾灣,探險隊第一次遇到駕獨木舟穿獸皮的印第安人,雙方進行了交換,法國人換得了他們的獸皮。從喬列爾灣出來,卡提耶爾又北上到加斯佩灣。他們在這裏登陸,舉行了占有儀式,豎起了高大的木十字架,上麵寫著“法國國王萬壽無疆”。他們在這裏帶走了兩個印第安人作向導和翻譯,並作為發現的見證。卡提耶爾駛向東北,發現了聖勞倫斯灣中最大的安蒂科斯蒂島(麵積達8150平方公裏),但他同樣把它當成了半島。船隊探察了它的東南海岸和東北海岸,然後沿拉布拉多半島海岸回到貝爾島海峽的西南口。此時在兩艘船的船長再三懇求下,卡提耶爾中止了繼續探索前往中國的通道。他們穿出海峽,於9月初返回法國。卡提耶爾回國後宣稱,他已發現通往太平洋、中國的海峽,並稱其為聖彼得羅海峽。卡提耶爾還帶回有關三個土著王國的傳聞,即蒙特利爾周圍的霍切拉嘎、魁北克周圍的加拿大、薩古恩來河(Saguenay)流域的薩古恩來,它們似乎與墨西哥的土著王國一樣富裕。
三、卡提耶爾第二、三次探險:發現聖勞倫斯河流域
翌年,卡提耶爾受法蘭西斯一世委派,繼續探索所謂的西北通道。5月中旬,他率3艘船110多人從聖馬洛啟航,上次帶回的兩名印第安人成了向導和翻譯。這次卡提耶爾經貝爾島海峽、聖勞倫斯灣直奔聖彼得羅海峽。他們由東向西穿過安蒂科斯蒂島和拉布拉多之間的聖彼得羅海峽(今卡提耶爾海峽)。8月中旬他們駛出了峽口,卻沒有進入中國海(太平洋),而是進入了一條大河的河口。卡提耶爾把這條河稱為聖勞倫斯河。他溯河而上,並把大河北岸的一條支流薩古恩來河當成通往另一個海洋的水道,還認為印第安人所說的多有金銀的薩古恩來土著王國可能便是印度或中國。
薩古恩來河口以南至今魁北克以南的印第安人把自己的村莊叫作“加拿大”(Kanada),這個表示“村落”的名詞被卡提耶爾以為是地名、“國”名,後來更演變成對北美洲整個北部地區的通稱(Canada)。法國人與印第安人親善友好,向他們宣傳、介紹基督教,進行易貨交換。他們在河岸邊許多地方豎起了高大的木十字架,上麵寫著“此地歸屬於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這樣就開始了建立廣袤的海外殖民地新法蘭西或加拿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