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西班牙接壤的另一個國家是法國。法國從中世紀末到近代初期一直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15-18世紀),因此向法國擴張根本不可能。西班牙在北方隔著比斯開灣和凱爾特海與英國相望。但英國從中世紀晚期到近代一直是世界上最先進發達的國家(15-19世紀),因此向英國及其勢力範圍愛爾蘭等擴張也不可能,1588年西班牙遠征英國慘敗便是明證。西班牙的南方隔著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是北非和西非。北非信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以及後來的土耳其人當時還很強(15-17世紀),西班牙人把穆斯林全部趕出半島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遲至1492年才最後完成收複失地運動,才飲馬直布羅陀海峽,因此向北非擴張顯然力不從心。西非沿海待發現和開發的處女地又早已被葡萄牙人捷足先登。1478年,西葡達成劃分海外勢力範圍和擴張方向的阿爾卡索瓦斯條約。加那利群島歸西班牙,加那利以南的地區由葡萄牙人去發現、殖民;加那利以北的未知世界由西班牙人去探索、占有。而加那利以北較有可能被占有的地區還是向西橫渡大西洋開辟到東方的新航路,進而沿新航路向外擴張。可見,西班牙支持西航、探險、發現也是地理環境和地緣政治所使然。
與葡萄牙人後來才明確要開辟新航路有所不同的是,西班牙人一開始便明確要開辟到東方、印度的新航路。因為1453年土耳其滅亡了拜占庭,到了15世紀末西班牙開始向國外擴張時,土耳其已獨霸了東地中海,控製了傳統的東西方商路。所以西班牙希望開辟一條既避開土耳其、阿拉伯國家,又繞過葡萄牙勢力範圍的去東方的新航路,直接獲得東方的黃金、香料、珍寶、貴重物品和各種商品。與葡萄牙人要尋找和聯絡基督教的長老約翰王有所不同的是,西班牙人想聯絡東方的蒙古大汗等異教徒,側擊穆斯林。哥倫布西航時就帶著西班牙君主致統治中國的蒙古大汗的國書。另外,葡萄牙人在西非沿海的探險和擴張的成功也使西班牙人躍躍欲試。
西班牙支持西航探險與葡萄牙支持南航探險也有它的共同之處,諸如在收複失地鬥爭中培養起來的宗教情結和熱忱,向外傳播基督教,擴大基督教勢力;15世紀末已形成了君主專製製度,可以集中和調動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遠航探險發現;再征服運動結束後無所事事的貴族、騎士希望向外擴張,建功立業;向外移民、殖民、轉移人口,以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支配更多的自然資源,等等。
以上剖析了西班牙支持遠航探險和海外擴張的基本的主要的原因。但哥倫布的船隊能夠成行,西航計劃能夠實施,這裏麵也不排除個人的因素和偶然的因素,特別是哥倫布個人的執著堅韌和伊莎貝拉的英明和開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