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ABM條約的創始國和簽署國,其研製和部署導彈防禦武器係統、特別是其中的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完全同ABM條約的條文和精神相背離。如果美國完全置ABM條約於不顧,不僅會大大損害冷戰結束以來的美俄安全協調與合作,甚至可能斷送冷戰結束後美俄之間所達成的國際軍控和裁軍的基本構架。雖然美國一再竭力做俄羅斯的工作,但俄羅斯拒絕修改《反彈道導彈條約》和反對美國NMD部署的基本立場是堅定的和明確的。1999年12月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俄羅斯提出的,由中國和白俄羅斯作為共同提案國的《維護和強化反彈道導彈條約決議》。該決議案的通過,表明俄羅斯和整個國際社會都堅定地反對美國的導彈防禦計劃。繼續維護國際戰略穩定,以國際軍控和裁軍的進程阻止大規模武器技術的擴散,防止誘發新一輪軍備競賽,是21世紀促進國際安全的重要途徑。

中國如何就彈道導彈防禦問題作出反應,將是中國國家安全、外交、防務和軍事力量建設所麵臨的一個緊迫的綜合性和戰略性的考驗。正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也是在這樣一個涉及中國重大利益的關鍵問題上,朱鋒教授此書的出版,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我認識朱鋒教授已經有許多年了。由於彼此從事的研究領域比較接近,因此,我們有著較多的接觸。在涉及軍控、核安全以及導彈防禦等問題上,我們的看法也有很多的共同點。他的勤奮、樸實的治學精神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這本《彈道導彈防禦與國際安全》是他多年來心血的結晶,是中國國內目前第一本專門研究彈道導彈防禦與國際安全問題的、具有很強係統性的學術著作。

軍控和裁軍問題在中國相對而言仍是較新的課題,特別是在學術研究領域內,更是一門正在發展的新學科。它既涉及國際戰略、國際關係,也涉及軍事、安全與技術等諸多領域。朱鋒教授雖然不是軍控問題的技術型專家,但他在國際關係以及國際安全領域內出色的理論造詣,使他成為目前中國國內從國際關係角度研究導彈防禦問題最為出色的學者之一。

朱鋒教授的這本《彈道導彈防禦計劃與國際安全》具有三個方麵的重要特點:

首先,全書的結構比較完整和嚴謹,不僅較為詳細地論述了美國導彈防禦研究的曆史發展過程,而且還對NMD部署之後對國際軍控、裁軍、大國關係以及地區安全等各方麵的問題,都作出了分析和解答。全書幾乎涵蓋了目前導彈防禦係統爭論中所提出的所有問題。

其次,全書將理論性和政策分析性這兩個方麵結合得比較緊密。全書既對彈道導彈防禦計劃給國際關係所帶來的衝擊作出了理論說明,例如核威懾觀念在冷戰前後的轉變、軍控發展的基本原因、國際戰略穩定的理論框架以及美國安全戰略在冷戰後發展的理論背景等等,也對導彈防禦計劃與美國在後冷戰時代軍事戰略的轉變和國內政策的辯論對此項計劃的影響等問題,給予了清晰、有力的回答。同時,全書最後一章對於中國的對策分析,也具有相當的獨到之處。

第三,全書具有相當的曆史深度。全書不是就事論事地談論導彈防禦計劃與當代美國外交與軍事政策之間的聯係,而是結合戰略核武器的發展曆程以及美國在二戰後軍事戰略的演變,論述了美國不同曆史時期對發展導彈防禦計劃的不同爭論和政策重點,以及以往的導彈防禦係統發展同今天的NMD和TMD計劃之間的相互聯係,從而給出了一條比較明確的美國研製和發展彈道導彈防禦係統的曆史線索。

總之,全書具有相當的可讀性和學術價值,是當前我國軍控和導彈防禦研究領域裏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專著。

顧國良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

軍備控製與不擴散研究中心主任

2001年3月30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