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去留(1 / 2)

段竟瑉話到此處,我才反應過來,原來周衝把舊應地界管理得如何,涼寧朝內對段竟瑉竟是報喜不報憂的!尤其是從前所發生的暴亂之事,兵部竟從未上報段竟瑉知曉!

此時我又忽然想到,周衝和刁向輝從前皆是擁戴段竟瑉即位的重臣,彼此間的關係即便說不上極為密切,定也是自恃權重、官官相護。這些年來,周衝的所作所為,舊應的兵事暴動,大約都是身為兵部尚書的刁向輝以權謀私,知情不報,刻意替周衝瞞了下來。

試想涼寧正與九熙、奉清在前線開戰,國內又發生這樣大規模的暴亂,如今即便段竟瑉有三頭六臂,大約也是束手無策了。

這樣想著,我再看向刁向輝時,眼中也帶了幾分惱意。正是他與周衝狼狽為奸,才致使應國子民生活在了水深火熱之中。而段竟瑉卻對此一無所知,直接導致了今日無法收拾的嚴重後果!

此時的刁向輝已瑟瑟發抖起來,早沒了往日裏沉穩挺拔的老將風範。我再看向段竟瑉,但見他此時亦是一臉厭惡地看著刁向輝,惡狠狠地痛斥道:“滾下去!”

刁向輝聞言,如蒙大赦,連忙從地上起身,匆匆領命退下。而段竟瑉,也漸漸無力,頹然地跌坐在了丹墀之上。

自我認識段竟瑉以來,當真鮮見他有頹然之態。屈指可數的幾次亦是為了與我的男女之情和兄妹之實。這是我頭一次看見段竟瑉表露出如此沉重的無力之感,不為兒女情長,而是為了他的宏圖霸業。

我眼見此景,忽然心生悲涼,遂緩緩移步至段竟瑉身邊,效仿他俯身坐在丹墀之上,低低問道:“關於我的去留,你是否已經改變主意了?”

……

從前涼寧主戰,除卻是因為這個古老的西南古國民風尚武以外,還有一個主要緣故便是轉移國內的緊張氣氛。譬如段竟琮之死,曾遭涼寧議論紛紛,卻終因奉清立儲一事而迅速被人們遺忘。

戰爭,從來都是君王用以轉化國內矛盾的最有效手段。隻是戰爭時間久了,上位者有時亦會被這粉飾的太平假象所蒙蔽,便當真自以為國內那些積壓的矛盾已化解消散了。而此次舊應地界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暴亂,也終於使涼寧國內長期潛伏的矛盾真正激化。

自我的生父承武王段祈奕繼位以來,涼寧窮兵黷武多年,內耗已十分嚴重。尤其是在冥演之戰中,涼寧並未取得實質性的勝利,不過是與九熙分化而治,攻奉計劃也因此未果。這些戰事早已造成了百姓們的怨言,再加上如今許景還被捕,他們又失了心中的“戰神”……

近年來戰事上的屢屢失利,已使涼寧百姓在涼應之戰中的優越感盡數喪失,對戰爭的支持也一直下降,如今更是民怨沸騰。此次舊應的暴亂舉動,更使涼寧國內感到無力與失望。我想段竟瑉倘若再不做些什麼舉措出來,他便要徹底地失去民心了。

為君者,最怕民心所背。這個道理,他當比我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