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勸戰(一)(2 / 2)

段竟瑉終還是將我從地上扶起,語氣也漸漸緩和下來:“我知曉你的意思。你以為,我初登王位,理應以治國為主,不應貿然發動戰事。且還是對著奉清。”

他雙眉微蹙:“但你可曾想過,連瀛之所以能順利即位,是倚仗了九熙勢力。我若不先下手為強,到時我涼寧豈不是腹背受敵?”

“大哥不是這樣的人。”我急急道。

“大哥?”他重複一問。

我隻得如實答道:“在清安之時,我已與連瀛結為異性兄妹。”

他聞言眉峰更緊,卻不言語。

我見狀隻得繼續道:“連瀛重情重義,你又與他是這樣親密的關係。他怎會輕易便同九熙結盟?”

段竟瑉搖了搖頭:“卿綾,你太天真了。我與他如今皆是一國之主,彼此之間隻餘下家國利弊,哪裏還有什麼師徒之誼?”

我心中對此話不以為然,卻也不想再與他繼續做無謂爭辯,便道:“你有沒有想過,涼寧一旦率先挑起涼奉之間的戰事,那便是逼得奉清去和九熙結盟!”

“你又錯了,”段竟瑉笑著反駁我,“我涼寧的實力畢竟不可小覷。一旦與奉清開戰,九熙必然不敢輕舉妄動,為了奉清而得罪咱們。”

他似是想要理一理我的鬢發,然手伸到一半,卻又收了回去,道:“原本請存率軍攻奉,我是有八成把握的。如今既然未能一鼓作氣攻入小奉,便也隻得先緩一緩了。”

他語氣中頗有些責怪之意。

我低首看了看身側那方被他摔在地上的硯台,脫口道:“我若是九熙國主,必會出手襄助奉清。試想如今應國已亡,倘若涼寧再收了奉清,那下一個,必是要輪到九熙了。蕭國主又豈會坐以待斃?”

“你說的很對。”段竟瑉道:“但你若是奉清國主,此時你又當如何?”

我不明他話中之意,便目帶詢問地望著他。

他從地上拾起那方硯台,端到我眼前,道:“如今這硯台落在地上,屋內僅你我二人。我若不將這硯台收好,你必會將它拾走。這便是亂世。”

他又指了指那方硯台,繼續道:“奉清如今便如這方好硯。涼寧若不搶先拿下,必會為九熙所取。九熙原就兵強馬壯、國運極盛,若是再得了奉清這富庶之地,涼寧便再難以與之抗衡。到時隻怕亡的便是涼寧。”

我情知他所言非虛,九熙如今實力強盛,當初涼應之戰時,應國便曾向九熙求援。若非當初恰逢九熙太子蕭崎病重,老國主正神傷不已,九熙大約也不會袖手旁觀。

倘若那時九熙當真與應國聯合出兵,隻怕這涼應之戰的曆史,便要改寫了。

我正兀自出神想著,但聽段竟瑉又道:“連瀛亦不會輕易向九熙求援的。試想如今三國鼎立,尚有他奉清一席之地。倘若就此向九熙求兵,奉清日後必會處處受九熙掣肘,豈不是同歸降並無區別?”

的確如此。奉清若不求援,敗給涼寧,段竟瑉應會看在往日的師徒情分上厚待奉清,也會禮遇連瀛;奉清若是求了援,日後受製於九熙,那九熙便能夠輕而易舉拿下奉清,到時連瀛的日子好壞,便是兩說了……

此時但見段竟瑉仍舊握著那方硯台,看著我道:“亂世征戰原就如此,弱肉強食,這是定律。我涼寧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