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漢斬述首級,令人傳送洛陽。帝見大喜,謂曰 :"子陽 不思富貴有命,妄自尊大,今日休於是乎 。"言罷,忽一臣奏 曰:"吳漢、劉尚雖獲大功,然其縱兵搜掠毀宮殿,大非義也。 乞陛下傳旨,杜其將來 。"帝聞大怒,敕使往戒之,曰:"城 降三日,吏人從服。孩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 之可為酸鼻。且尚宗室子孫,嚐更吏職,何忍行此!仰視天,俯視地,觀放啜羹,二者孰仁?良失斬將吊人之義也 。"吳 漢聽戒,傳令遂止。安撫城內百姓,賞勞諸軍。
卻說漢帝既平定蜀,乃思漢舊賢臣李業、譙玄、王皓、王加等,俱被奸述所害,心甚湣切。一日升殿,眾官朝罷,傳旨著黃門校尉,建立祠廟,圖書形身,受享春秋之祠。廟完,詔使擺列中牢禮物,禦駕親人祭奠。令鴻臚司序班,朗讀祭文曰:惟神全材,忠義大節。如玉之潔,如日之光。一世之短,百世之長。於茲廟貌,晾仰綱常。時維臘月,謹以牲漿。神靈 英爽,來格來嚐。庶品用伸,伏惟尚饗。
祭畢,詔令校軍守護,不得毀壞宮牆,以違敕命。言訖,車駕還朝。遣使複征賢士費貽、任永、馮信等升用。詔書未到,永、信二人病卒。獨貽隨使入朝。至殿見帝,朝拜禮畢,帝曰:"寡人思卿久矣,未能得見,今幸屈至,喜躍弗勝"貽曰:"臣恨無才佐事陛下,既蒙思詔,敢自違乎?"帝大喜,遂封貽為合浦太守。貽叩首謝恩而去。
卻說睢陽縣令任延,謙卑守約,賞罰信明,帝甚愛之。一日,遣使召延至殿,謂曰:"朕以卿多能,幹政治良。今故擢 卿為武威太守,撫察賢否,卿何言乎?"延曰 :"臣雖無才, 蒙恩敕賜,敢抗違哉?"遂叩首謝恩而起。帝戒之曰 :"卿於 任所,務宜善事上官,無失名譽 。"延曰:"臣聞'忠臣不私, 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節'。上下皆同,善事上官,非陛下之福,臣不敢奉詔 。"帝歎息曰:"卿言是也。"延遂拜別而去。
卻說外國使者來獻名馬一匹,日行千裏。又獻寶劍一把,價值百金。近臣趨殿奏知帝主。帝大喜,令召使者至,賞金百兩,緞四十匹。使者謝恩回國而去。帝即頒詔,以劍賜與烈士,留馬駕車。
次日,傳旨禦駕親出遊獵。文武遵召,令中黃門校尉安整龍車,眾將士鹹嚴肅侍衛。須臾帝出,與鄧禹同坐車中。令賈複、李通為左右護駕;王常、陳俊為前後先鋒。各執利兵,擁 車而去。
前至南山坡扳,陳俊令軍拿獲田夫二人來問。田夫告曰:"小無罪過犯,將軍拿縛何用?"俊曰:"汝等休驚。萬歲親出遊獵,但問何處有虎?指示捉獲,重賞金銀 。"田夫聞言,欣然答曰 :"此事不難。前麵白鵝山內有一大虎,常出傷人性 命,正要除此畜生,不能到手。今幸將軍來滅,小人願引 。" 陳俊大喜,遂令前行。
既至,即賞田夫每人白銀十兩。二人叩首而出。帝見其山樹林深長,實險驚人。傳旨眾將四圍張綱,擊鼓鳴金。唬虎戰驚,吼聲雷震。陳俊挺槍引眾將鳴金入坡,趕發其虎奔出山。
賈複攀弓,望虎當胸一箭,射中左肩。其虎漫山奔走,陳俊眾軍亂趕。賈複以藥再複一箭,其虎即坐而死。帝令軍卒搏屍砍肉,分賜眾將。
是日天晚,車駕回殿。至城下,上東門侯郅惲拒關不開。
帝使人見惲,問曰 :"禦駕回朝,何得違阻?"惲曰:"火明 燎遠,遂不受詔 。"帝乃回車,從中東門入去。 次日,郅惲入朝,見帝諫曰 :"昔文武不敢盤於遊田,以 萬民惟正之供。而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如社稷宗廟何?
"帝聞,歎曰:"惲誠賢土也,中東門侯何能及之!"遂賜惲 緞絹百匹,而貶中東門侯為參封尉。於是,大饗將士,定封功臣。以鄧禹為高密侯,食祿四縣。李通為固始侯,食祿四縣。 賈複為膠東侯,食祿六縣。餘悉有賞,眾皆謝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