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創衛知識百問百答(1 / 1)

創衛知識百問百答

愛衛之窗

四害對人類有什麼危害?

老鼠是四害中對人類危害最大的病媒生物。老鼠有一對不停生長的門牙,它需要定期磨牙,所以老鼠會啃咬損壞各種物體。它們四處打洞,啃食莊稼。嚴重地影響著防洪安全,破壞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老鼠還能傳播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

蒼蠅能傳播腸道傳染病(如痢疾、傷寒、腸炎、肝炎等)。它的行蹤離不開肮髒汙穢之處,邊吃邊拉的習慣除了傳播疾病,還影響到環境衛生。

蚊子通過吸血傳播人畜共患疾病,包括乙腦和瘧疾、絲蟲病等。

蟑螂不僅損壞衣物、家具,還會攜帶大量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它邊吃、邊吐、邊拉,嚴重汙染食物,是傳播疾病的媒介。還會引起電子通訊設備的故障(線路短路)。

創衛中四害密度必須達到什麼樣的標準?

四害密度有三項達到全國愛衛會規定的標準,另一項不得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3倍。四害密度必須達到:

蚊密度:在居民住宅、單位內處環境的各種存水容器和積水中,蚊幼及蛹的檢出率不超過3%;特殊場所白天人誘蚊30分鍾,平均每人次誘蚊數不超過1隻(在公園、廢品收購市場、水塘邊等處)。

蟑螂密度:發現有活蟑螂的房間不超過3%,平均每間房成蟲不超過5隻,幼蟲不超過10隻;有活蟑螂卵鞘的房間不超過2%,平均每間房不超過4隻;有蟑螂糞便、蛻皮、卵鞘殼等蟑跡的房間不超過5%。

蒼蠅密度:重點單位有蠅房間不超過1%,一般單位不超過3%,平均每有蠅房間不超過3隻蒼蠅;重點單位防蠅設施不合格房間不超過5%(安裝紗窗、門簾等);加工和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場所不得有蠅(涼菜間、水果間、糕點房操作間內);蠅類孳生地的蛆和蛹檢出率不超過3%。

鼠密度:達到外環境2公裏長的距離發現鼠跡不得超過5處;在15平米的房間內布粉塊一夜後有鼠跡粉塊不得超過3%;有鼠洞、鼠糞、鼠咬痕等鼠跡的房間不得超過2%;重點單位(農貿市場、飯店、屠宰場、醫院、糧庫、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的防鼠設施(門、窗、下水道口及通風口)不合格處不超過5%(門底部與地麵間隙不得高於6毫米,防鼠網孔徑不得大於6毫米)。

除四害有哪些方法?

人們很難從根本上消滅四害,隻有全社會共同參與,堅持反複持久的綜合性防治,才能降低四害密度,減少和控製疾病。

蟑螂:往往隨盛裝食品的紙箱或行李帶入室內,應在搬遷前仔細檢查,或用殺蟲劑進行噴灑;蟑螂喜歡在牆壁、地板、門框等孔洞中生存,可以用油灰、水泥或其他材料對這些縫隙和孔洞加以封閉,再用燙殺、粘捕等方法滅蟑螂。同時經常清除垃圾和雜物,清除桌麵、菜櫃上的汙物,保持室內整潔。

滅蠅:可用殺蟲氣霧劑或彌霧劑進行空間噴灑;用殺蟲劑塗抹、粉刷蒼蠅經常停留的物體表麵;或將粘蠅紙放在蒼蠅密度較高的地方。

滅蚊:用良好的下水道係統排除日常生活廢水,清除蚊子孳生場所是滅蚊的治本清源。小區內居民應經常將花圃、樓道中閑置不用的缸、壇等翻轉倒放,用堵洞填坑、清除雜草等方法預防蚊幼蟲生長,用殺蟲劑噴殺等方法消滅成蚊。

滅鼠:用鼠夾、鼠籠等方法或用藥物滅鼠法,將各種鼠藥作成毒餌消滅老鼠;通過改良環境,控製破壞鼠類生存環境,使其不能順利生存、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