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難忘老九》一文中流露出他對陰友的執愛。“去年,北京知青回訪,我問起老九師傅,他們都不知道老九是誰?當我說出師傅的大名時,一位知青才低沉地說他已經死了七八年了。我的淚水嘩地漾滿了眼眶。今年清明節夜晚,我給母親燒完了紙,又點燃了給老九師傅的紙錢。”
他在《新鞋子舊鞋》一文中,流露出對妻子的珍愛和孩子的慈愛。“還是在妻子懷孕時,她就背著我精心地給未來的小寶寶製作小布鞋,那是愛心溢懷的鞋。從沒有做過針線活的妻子在甜甜地而又笨拙地認真縫製,那股專注勁著實讓人感動。……偶有客人串門,她就羞澀地,慌忙地把鞋子藏在坐墊底下,然後才敢開門。隨著孩子的呱呱墜地,小布鞋便穿在那雙白嫩的腳上,不久,小寶寶便從他母親的膝蓋上踏向父親的手掌,倘佯在柔軟的、溫暖的愛的路上,我便覺得那是人類最初、最幸福的行走旅程。”
正是有了這樣真摯的愛,才讓散文耐讀而動入!李一泰不但在抒情性的散文裏流露出動入心扉的愛,就是在一些心靈感悟和懷舊歲月的文章中也溢出了作音深深的感情和濃濃的愛意,如:
《雨夜讀趣》:大自然為人們營造了這樣的氛圍,又怎能不使讀書人沉溺於書卷之中呢。在夜的陪伴下,我的心田被品讀的甘雨慢慢的沁潤著。
《感動雪花》:感動雪花,感動世界,感動生活——我願化作一朵飄飛的雪花,飄舞在廣闊的天地間……
《布鞋》:好久好久我的腳已遠離布鞋了,看著朋友給我送來的這雙布鞋,我如獲至寶,穿上後,端詳著這做工精細,款式新穎,顏色新鮮的布鞋,我感到媽媽的愛回到了心底!
《地瓜紀事》:它和我幾十年的生活是那樣密切地粘連在一起,影響了我一生的生活乃至生命質量。回憶地瓜,是對自己來路的回望;品味地瓜,是對人生滋味的思量……
愛是入類各藝術門類創作的永恒主題,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作家、藝術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富礦。
讀音是最聰切的,李一泰散文的藝術特色我也不在這裏一一贅述了。當然,今後也需要在作品思想性上迸一步開掘,祝賀他早日寫出更加完美的好作品。
素有中國綠色米都之稱的建三江管理局,是展示北大荒現代化大農業的窗口,不僅為共和國提供了大量的優質稻米,還走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家。像肖複興、李龍雲、杲文川、曲洪智、周玉玲等等,我也真誠地希望一泰能夠接過希望的文學火炬,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光大,為繁榮建三江的文學創作,為北大荒文學藝術的複興,做出新的貢獻。
2013年10月20日於哈爾濱
(作音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北大荒博物館館長、北大荒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