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鬆樹種植及苗木病蟲害防治技術
林業水利
作者:梁亞森
落葉鬆為鬆科落葉鬆屬的落葉喬木,是中國東北、內蒙古林區以及華北、西南的高山針葉林的主要森林組成樹種,是東北地區主要三大針葉用材林樹種之一。
一、種植技術
1、細致整地
圃地一般每年全麵秋翻一次,深30厘米左右,不耙越冬,早春解凍後耙地,或再春翻一次,深20厘米左右,作床時要充分打碎土塊,挖出草根、石塊,使土層細碎疏鬆。
2、種子處理
混雪埋藏是處理種子的好方法。經雪藏處理的種子發芽快、出苗整齊,一般播種後5-7天開始出土,10-15天全部出齊。具體方法:在11月下旬以後降雪不融時,取出種子,用0.3-0.5%的硫酸銅液浸種5-10小時,或用0.3%高錳酸鉀洗一遍,再用清水洗種後,混以三倍的雪,放置於坑內,混雪種子層下麵需墊雪10厘米,上麵要覆雪10厘米,稍壓實後,再覆蓋1米厚的稻草。一般在春播前15-20天,除去覆蓋物、融雪,取出種子,進行露天混沙,或攤曬催芽5—10天,種子約有30%裂嘴時,即可播種。
3、作床
一般用高床,床高10厘米左右,寬約1.2米,長10米以下,宜多施用有機基肥,如用大糞幹、豬糞、綠肥,三者混合比例為1:3:5。每畝可施肥7.5噸左右。基肥通常分底肥、表肥兩層施用,底肥在春、秋翻地前施,翻地時混入耕作層的下部;表肥在作床時撒在床麵上,結合作床碎土使其與床麵土壤充分混合,深達10厘米左右。
4、播種
播種方法分撒播和條播兩種,條播播幅寬5-8厘米,條間距5-10厘米。播種前苗床要灌足底水,播種後土壤鬆重可覆沙。一般可覆沙、土、草碳的混合物,則可以不必再蓋草。覆土後鎮壓一次,使種子與土壤密結。出苗後及時噴波爾多液,預防病害。
5、苗期管理
5.1灌水、追肥:幼苗期的不同生長發育時期,對水、肥條件要求不同,灌水施肥要因時製宜,播種後到幼苗拔出新稍前,灌水要少量多次,經常保持床麵濕潤,以利種子發芽,細幼苗紮根。用土麵增溫劑,播種後10?15天內不可灌水;在幼苗拔出新稍,苗木進入高生長期,氣溫逐漸增高,要增加日灌水量,多量少次,並開始追施氮肥,以防出現早期封頂現象,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追肥方法用及用量:氮肥
硫銨或碳銨等,每畝總用量30-35公斤,6月初到7月初施用三次,約隔10天左右施一次,第一次每10平方米用量50-150克,第二次250克左右,第三次400克左右。追肥後要清水洗苗,澆透水。磷肥每畝一次用量2.5-2.8公斤,鉀肥每畝一次用量約2公斤。噴施濃度,磷肥0.7-1.5%,鉀肥0.5%左右。8月上中旬開始,約每隔一周噴施一次,一般噴施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