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北,靠星星河邊的星星鎮輪船碼頭,是一個有著幾十年曆史的小碼頭。首先的任務是輪渡,日日夜夜將河南河北過往的人拖過來,運過去;其次是東來西去的客輪,每日兩班對開。碼頭上於是有了汽笛的鳴唱、商販的叫賣、搬運工人的號子,再加上來往行人的雜談、歡笑呼喊、吵鬧、洗衣服的棒槌聲,大堤上的汽車喇叭聲,十分喧鬧,十分繁忙。妞妞和旦旦經常跟眼鏡媽媽一塊兒到碼頭去看船,去碼頭大娘家串門兒。
碼頭大娘是誰?原來就是妞妞家的鄰居——星星小學的老師葉阿姨。去年冬天,葉阿姨的丈夫調到鎮上去了。葉阿姨家也從星星河中學搬出去,搬到了輪船碼頭邊的一所大房子裏。葉阿姨和眼鏡媽媽非常要好。兩人經常一塊兒談天,一塊兒做針線活。葉阿姨的手很巧,會剪裁,會用縫紉機,會繡花,會織各種花樣的毛衣。眼鏡媽媽常跟葉阿姨開玩笑,喊她是“巧媳婦”。葉阿姨搬走了,妞妞和旦旦很想念她,就常常提起她,每天總是“輪船碼頭輪船碼頭”的不離嘴。眼鏡媽媽就說,幹脆給你們認個碼頭大娘算了。不料,孩子們對這句玩笑挺認真,就真的叫起“碼頭大娘”來了。
碼頭大娘在小學裏是先進教師,書教得好,很受人尊敬。可是碼頭大娘不是公辦老師,每日還要種地、養雞鴨鵝,還要輔導正在讀初中的兩個孩子,還要贍養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和七十多歲的婆婆。在校園住的時候,妞妞常常半夜醒來,還能看到葉阿姨家燈火通明。不用說,那準是葉阿姨還沒有做完活兒呢!葉阿姨的眼睛經常是紅紅的。眼鏡媽媽說,那都是累的和夜裏幹活熬的。妞妞不明白,為什麼葉阿姨那麼瘦小,卻那麼能幹呢?
葉阿姨總是穿很普通很一般的衣服。不像學校裏其他的女老師,打扮得就像一隻隻美麗的翠鳥。葉阿姨從不描眉畫口紅,也聞不到她身上有特殊的香味。葉阿姨不打扮自己,卻很喜歡打扮別人:給米老師織出鮮紅的提花毛衣,給校長縫製了挺拔的西服,給張老師做出漂亮的百折長裙,給嘟嘟咪咪妞妞旦旦做繡花襯衫,方便褲。校園裏,沒有誰家不找葉阿姨做衣服的,甚至連人人討厭人人害怕的麻婆婆,葉阿姨也幫她做過老頭衫、大棉襖。葉阿姨家的針線活堆得像小山,可是從來不收一分工錢,別人要是買點東西感謝她,她總是很生氣地說,拿回去拿回去!不然下次就別找我做了!有的水果小糖實在推不掉,她就會悄悄地提到妞妞家,對眼鏡媽媽說:“我的孩子已經大了,不吃這些零食,給妞妞旦旦吃!”眼鏡媽媽要是不收,葉阿姨準會生氣地說:“都是女人,客氣啥!”結果放下東西就走。
葉阿姨搬走了,成了碼頭大娘。可是,碼頭大娘從沒忘記妞妞和旦旦,一有好吃的東西,就讓兒子送過來,或者把眼鏡媽媽和孩子們請過去。碼頭上,每天早晨都有漁民上岸把鮮魚賣給魚販子。碼頭大娘打開門就可以買到漁民又大又便宜又鮮的魚。妞妞因此常常吃到又鮮又嫩的星星河大鯽魚。金秋時節,正是大對蝦上市的時候,碼頭大娘每隔三五日就送幾隻燒好的紅紅的大對蝦,妞妞和旦旦好高興,覺得一天到晚,嘴巴都有一股股香味兒。饞嘴的旦旦甚至說:“我要是碼頭大娘的孩子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