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看到了”麻雀兒小聲說。
“妞妞沒看到嗎?”大衛哥哥問。
妞妞怎麼會看不到呢!牛郎織女的故事,外婆給她說過,媽媽也給她說過,她早已會背了。牛郎星、織女星,外婆和媽媽不知給她指過多少遍,中間那顆亮的是牛郎,兩頭並排的小的,是牛郎挑的兩個孩子,直到現在,他還沒有追上銀河對岸的織女。外婆還告訴妞妞,織女懷裏抱的是織布梭。她時時刻刻都在盼望七月七那一天;因為那一天,天上的喜鵲都到銀河搭橋,她可以在橋上見到牛郎,見到自己的兩個心肝寶貝孩子。媽媽說,“要不怎麼每年七月七總是會下雨呢?那就是牛郎織女他們全家人的眼淚啊!”
“到底看沒看見?”大衛跑過來幫妞妞扶正了望筒。
“看到了!”妞妞小聲說。妞妞早看到了,就是不想說,因為小四哥哥、麻雀兒在她前麵說過了,她沒有搶上第一。
“旦旦,你呢?”大衛哥哥轉身又問旦旦。
咦,人呢?人咋不見了?
原來,正當大夥兒挺認真地聽大衛哥哥講星座,可是旦旦一句也聽不懂,了望筒裏看到的天空,全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就像節日裏校園大門上五顏六色的彩燈,忽悠忽悠地直眨眼睛。看什麼呀,旦旦一點興趣也沒有,就扔下了那個尖尖長長的紙筒子。大家朝天上看,他卻朝地上看,他看到了什麼?
啊!黑乎乎的葫蘆秧裏,那麼多的螢火蟲提著綠熒熒的燈籠,在稠密的葉子間飛來飛去。它們在幹什麼呢?串門兒找東西吃?還是找朋友玩?螢火蟲的小燈籠是用什麼做的呢?鐵絲嗎竹片嗎?或者像眼鏡媽媽一樣,用細細的高粱杆?燈籠裏點的是什麼?燈泡?蠟燭?還是油棉紗?旦旦多想自己捉一隻,親眼看看那隻神秘的小燈籠。旦旦是個敢想敢做的孩子,他像一個小小偵察兵,趴在葫蘆秧裏一動也不動,專心地等待著螢火蟲向他飛過來。他折了一隻肥大的葫蘆葉。他想,如果有螢火蟲飛過來,他就用這片蒲扇大的葉子把螢火蟲一下子包住,然後再細細地探個究竟。等呀等呀,果真有一隻提著燈籠的螢火蟲輕飄地移過來,可是身邊突然響起了蚯蚓翟翟的叫聲,不知名的蟲子也來湊熱鬧,嚶嚶嗡嗡地像無數架小飛機,還有那星星河水邊的青蛙也跟著咕呱咕呱地唱起來,那隻膽小的螢火蟲一扭頭,輕輕地飛走了。再也沒有小燈籠過來了,葫蘆秧裏一下子顯得很悶熱。旦旦就在心裏狠狠地罵:該死的蚯蚓、該死的小蟲、可惡的青蛙,早不叫,晚不叫,偏偏這個時候叫。逮不著螢火蟲了,小燈籠的秘密怎樣才能知道呢?想到這裏,他又爬起來,重新找了塊地方,繼續趴在那裏。耳邊的蟲子還在叫,眼前的螢火蟲還在飛,迷迷糊糊地,他覺得眼皮好重,不久葫蘆秧裏就有了細細的鼾聲。
“旦旦!旦旦!”孩子們在密密的秧叢中找到了流著口水,睡得好香的旦旦。妞妞嚇壞了,麻雀兒也急得直跳腳。小四哥望著睡眼朦朧的旦旦:“你在幹什麼呢?”
“我看到了許多螢火蟲,提著小燈籠!”旦旦揉著眼睛望著大夥兒。
“唉,我們朝天上看,你卻朝地下看,難怪你會睡著呢!”大衛哥哥小聲笑了起來。
呼嚕嚕呼嚕嚕舒舒服服小胖豬。
妞妞有節奏地拍著旦旦的屁股。
天上有眨著眼睛的小星星
地上有提著燈籠的螢火蟲
夏天的夜晚該多美啊!
返回家的路上,大衛哥哥背著旦旦,一路上話題依舊是星星:星星的顏色、星星的重量、星星的溫度,嘰嘰喳喳的說笑聲、爭論聲、清脆的歌聲,在夏夜的星空下,回旋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