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安動員講話〕——宋江講稿(2 / 3)

以上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堅定不移地貫徹“替天行道”的方針,歸功於我們領導層的精誠團結治理有方,歸功於全體將士共同努力。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缺點和問題:一是隨著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後勤補給存在缺口,有時不得不掠奪百姓彌補不足;二是在攻城奪寨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傷害無辜的現象,少數頭領殺人如麻,對他人生命缺乏起碼的尊重;三是對於繳獲的財物,個別弟兄未能全部歸公,存在私分或侵占問題。這些問題,我們今後要認真研究並加以解決。

總而言之,成績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當然,替天行道也好,行俠仗義也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些年,各位兄弟與我一起聚義,確實犧牲了許多個人利益。有的斷送了官場前途,有的喪失了萬貫家財,有的犧牲了家眷性命。我們付出了,我們抗爭了,到如今又接受朝廷招安,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以前都做錯了,都白幹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我們既沒有做錯,也沒有白幹。曆史將證明,梁山泊聚義意義十分重大而深遠。我們舉起“替天行道”的旗幟,隻反貪官不反皇帝,既表達了我們忠君報國的誠意,也表現了我們反抗貪佞的勇氣,同時也給朝廷一個警示,當今官場存在嚴重問題,應當引起高度重視,不要落到官逼民反的田地。另外,我們不斷發展壯大,也為接受招安積累了本錢。當著太尉和太守大人的麵,我可以直言不諱地說,若不是梁山泊事情鬧大了,朝廷肯定不會關注我們,更不會派欽差大人來降旨招安。

二、審時度勢,深刻認識接受招安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當前,國家形勢相當嚴峻,內憂與外患並存。朝廷內部有一些奸臣當權,他們欺上瞞下,貪贓枉法,賄賂成風,把官場弄得烏煙瘴氣,黑暗不堪;大小官吏蠅營狗苟,一門心思做升官發財夢。老百姓水深火熱,苛捐雜稅不堪重負,成天為衣食發愁;有的地方官逼民反,一些人不得不鋌而走險,走上聚眾起事的道路;據說方臘在南方武裝割據,聲勢非常浩大。與此同時,遼金兩大敵寇經常騷擾大宋邊境,他們磨刀霍霍,虎視眈眈,隨時準備踐踏大宋疆土,掠奪大宋財富,蹂躪大宋民眾。國家內外交困,風雨飄搖,那些奸佞之輩卻刻意粉飾太平,隻顧自己貪圖享樂,而不管社稷安危與百姓死活。

形勢盡管相當嚴峻,但是對於梁山泊來說,卻麵臨著朝廷招安的大好機遇。今日幸蒙天子寬仁厚德,特降詔敕,赦免我等聚眾起事的罪過,把梁山泊人馬收編成正規軍隊,希望我們為國家出力為皇上分憂。皇上下這個招安聖旨,是采納宿太尉等賢臣的諫議而作出的英明決策;我個人以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沒有理由拒絕。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接受招安不僅是切合實際的明智選擇,而且是合乎道義的正確選擇。除此以外,我看不出還有什麼更好的路可走。為什麼這麼說,道理很簡單,我們不妨分析形勢,權衡利弊,看看招安是否有益於江山社稷和梁山兄弟。

第一,接受招安有利於大宋江山平安穩固。目前,國家正處於內外交困之際,對外要抵抗遼金的侵略,對內要平息民眾的暴亂,這可是消耗大量兵力和財力的事情,長期拖下去,必將搞得焦頭爛額,國將不國。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傳承華夏文明,確保大宋安定,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俗話說得好,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國家遭受外敵威脅的時候,我們應當放棄一切恩怨,緊密團結起來,一致抵抗外敵。遼金乃虎狼之族,貪婪殘暴,缺乏教化,他們虎視眈眈,總想吞食我大宋。一旦被他們征服,我們的山河將遭踐踏,我們的民眾將受蹂躪,我們的文明將被褻瀆;對於炎黃子孫來說,這是莫大的不幸,也是莫大的恥辱!毫無疑問,我們決不容忍這種情況發生。勇敢地站出來,誓死保衛大宋,是我們應盡的本分。此時此刻,我們奉詔招安,正是恰逢其時。從今以後,我們會有更多機會為皇上盡忠,為國家效力。危難之際,我們舍棄割據一方之小利,維護大宋社稷之大利,這才是真正的大忠和大義。

第二,接受招安有利於梁山事業持續發展。我們招安歸順,不僅可以減輕朝廷用兵的負擔,還可以為朝廷出力作戰。對於朝廷來說,的確是壞事變好事;對於梁山泊來說,又何嚐不是壞事變好事呢?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是我們的一貫主張。但是,主觀願望並不能代表客觀效果。這些年來,我們在梁山一帶縱橫馳騁,方圓八百裏,到處鬧得雞犬不寧。據我私查暗訪,周邊老百姓對咱們和官兵都沒有好感,理由很簡單,他們為此承受雙重負擔。梁山泊這麼多人馬,消耗糧草非常可觀;天上不會掉糧草,我們不能生產自給,糧草從哪裏來?隻能從老百姓那裏來。與此同時,官府照樣向老百姓征收稅負徭役,並不因他們為梁山泊作了貢獻,而給予適當的減免。這樣增加老百姓的負擔,有悖於“替天行道”的宗旨。接受招安後,我們將成為朝廷的正規軍隊,是合法的武裝力量。作為天子之師,我們能夠聽候天子的召喚,名正言順地替天行道。大而言之,我們可以揮師北上,抗擊遼金的騷擾或侵犯,保衛邊疆平安;小而言之,我們可以得到國庫供給,不必為軍需糧草擔憂,不至於增加周邊百姓的負擔。假如朝廷給我們封官授職,我們更有條件為百姓辦好事,更有力量懲惡揚善;即使我們兄弟不能聚集在一起,不管在哪裏為官任職,隻要恪守“替天行道”的宗旨,盡心盡力保境安民,就意味著梁山泊的旗幟還沒有倒,梁山泊的事業還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