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四十年記者生涯中最艱難的一次采訪。
當沈飛宣傳部的同誌把我領過三道門崗,來到這個遠離塵世喧囂的“世外桃源”,走進這個幽靜而神秘的環境,接觸到這些樸實而真誠的人的時候,我恍惚穿越曆史的時空,回到了新中國那個獨特、親切而又熟悉的年代……
這是我四十年記者生涯裏最難忘的一次見識。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簡直不能相信,這裏的人仿佛是一個模子翻印出來的。他們的服裝整齊劃一、色彩單調,仿佛是清一色的“藍精靈”。如果你不仔細分辨他們胸前那個三寸長、二寸寬的小牌牌,簡直分不出誰是領導、誰是機關幹部、誰是一線的工人。
這裏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始的、純樸的。男人無論年齡大小、職位高低,幾乎都留著幹淨利落的短發,顯得自然、健康;女人無論容貌醜俊、個子高矮,幾乎都素麵朝天、不施粉黛,顯得清新、俏麗……
然而,當你與他們談起奉獻、談起責任、談起榮譽時,那仿佛就像在幹旱的沙漠裏掘出了一股清泉,在茫茫的大海上看到了一葉孤舟。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放射出超凡脫俗的驕傲的光彩,他們都會滔滔不絕地講訴他們的學習、他們的奮鬥、他們願意為之付出生命的追求……
但是,當你想深入地與他們討論到具體工作、具體項目時,他們頓時就像一部風馳電掣的汽車被突然踩了閘門,一架淩空翱翔的飛機接到了降落的指令,立即戛然而止、三緘其口。讓人感覺就像來到了阿裏巴巴的藏寶洞前,卻因為不得要領而打不開神秘的大門……
這是我四十年記者生涯中,最想挖掘和探尋的一個領域。
這裏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誰有這麼大的神通,這麼大的魔力,硬把一群現代社會的人,束縛在遠離喧囂的城市一隅,無視功名與利祿的誘惑,心甘情願地用他們自己獨特、寂寞的生活方式,用理想、信念、堅韌與奉獻,一次又一次拉近中國航空工業與世界的距離……
隻有佛教傳說中那種神秘的鳥,可以號令眾禽,奉守清規,且能在大限來臨之時,集梧桐枝以自燃而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豐,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是曰:鳳凰。又雲:鳳凰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