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練藝場賞藝開視野 達摩洞觀摩驚回首(2 / 3)

王薌齋歎道:“真是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呀!”

二人來到一株老槐樹下,行林禪師道:“少林派拳術有羅漢拳、小洪拳、大洪拳、老洪拳、少林五拳、五戰拳、昭陽拳、連環拳、功力拳、潭腿、柔拳、六合拳、圓功拳、內功拳、太祖長拳、炮拳、地躺拳、梅花拳、通背拳、觀潮拳、金剛拳、七星拳、練步拳、醉八仙、猴拳、心意拳、長錘拳、五虎拳、伏虎拳、黑虎拳、大通臂、長關東拳、青龍出海拳、翻子拳、鷹爪拳等,少林拳有三十四字秘訣你要牢記;扳喚攬撂,移身閃站,有無虛實,筋擎解綻,吸吸動靜,迎風轉換。少林棍術有猿猴棍、風火棍、齊眉棍、大杆子、旗子棍、鎮山棍、單盤龍棍、雙盤龍棍、齊天大聖猴棍、六合棍、小夜叉棍、大夜叉棍、少林棍、梅花棍、雲陽棍、劈刀棍、陰手棍、五虎擒羊棍等;其它武術器械有三股叉、方便鏟、和戟鐮、秀圈、方天畫戟、七節鞭、繩標、虎頭雙鉤、梅花單拐、馬牙刺、烏龜圈、雙鐧、日朋狼牙乾坤圈、風魔杖、太祖臥龍山。春秋大刀、抱月刀、王虎槍、少林槍等。我先教你達摩十八手,這達摩十八手又稱少林羅漢十八手,有朝天直舉、排山運拳、黑虎伸腰、雁翼舒展、揖肘鉤胸、挽弓開隔、金豹露爪、腿力跌蕩、足尖直踢、橫腿掃擊、長腿高舉、鉤腿盤旋等……”

光陰荏苒,轉眼到了秋天,嵩山遍野的綠蔭漸漸變成了金黃色,楓樹染上了火紅的顏色,在一望無際的金黃色中間雜有殷紅,仿佛一幅鋪天蓋地的油畫。少林寺古老的院牆呈現出一派淒涼的金色,那一股股小泉又給這畫麵添上一些銀光。鳥的啼叫和千萬隻昆蟲的營營聲,充滿在林間,彙成一組悠揚的交響樂。王薌齋經過幾個月研習,已掌握一些少林真傳,同時行林禪師也向他學習了形意羊拳中的十二形拳,二人情投意合,互相研磋,取長補短,彼此都有很大提高。

這日晚上,王薌齋與行林禪師下過圍棋,回到屋內,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他來少林寺後,一直苦心求藝,還沒有到過達摩麵壁洞,於是想趁此月光溶溶;親眼看看當年達摩大師修練之處。

他來到屋外,見方丈室燭光已熄,知行林禪師已睡,他不能驚動他,躡手躡腳地來到常住院西側的塔林,這是一片宏偉的塔林,共有唐、宋、元、明、清曆代墓塔二百三十座,是中國最大的塔林,塔的形狀很多,有方形、圓形、六角形、小八角形等。正走間,忽見前麵有個人影一閃,王薌齋喝道:“何人在此?”那人影倏忽不見。王薌齋四顧塔林,見後麵有個人在塔上躍來躍去,身法極快,在眾多塔上跳躍,如走平地。他已看出那人穿一身黑色夜行衣,高挑挑的個子。

“你是何人?為何半夜至此?”王薌齋大聲問道。

“你是何人?為何半夜至此?”塔林戲弄似地發出一片回聲。王薌齋一招“猿猴攀枝”躍上一座磚塔,那個人也已不見蹤影。王薌齋有點惱火,但又無可奈何,隻得又往前走。自塔林北上,不遠的山阜上,有一座單獨的小建築群,那就是初祖庵,那是後代僧人為紀念達摩所建。王薌齋上了初祖庵,見有一個大殿和千佛閣,兩旁有方亭,庵內有古碑四十通,上麵鐫刻著黃庭堅、蔡卞等名家的碑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