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龍羊峽大壩安全分析專家係統(1 / 3)

本章介紹應用上述各章的原理,建立龍羊峽大壩的安全分析專家係統。龍羊峽水庫尚屬蓄水階段,已經曆的最高水位為2577.59米,尚未達到設計工況的荷載,工程又尚未竣工驗收和定期檢查。因此,主要應用“實時分析”係統根據第二章至第五章的有關原理,對龍羊峽大壩的安全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對運行中的疑點進行物理成因分析。本章主要介紹下列內容:龍羊峽水電站的工程和安全概況、信息分析係統、評判和推理知識的收集和管理、龍羊峽大壩的安全分析等。

第一節工程和安全概況

一、工程概況

龍羊峽水電站位於黃河幹流上,是綜合治理黃河的龍頭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麵積為131420&012,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灌溉等綜合效益的大型工程。

水電站樞紐由混凝土重力拱壩、左右岸混凝土重力壩副壩、泄水建築物、引水建築物和水電站主副廠房等組成。擋水前沿總長1226米,其重力拱壩主壩長396米,最大壩高底寬80米。水庫校核洪水位、正常高水位、汛前限製水位和死水位分別為2607米、2600米、2594米、253米,總庫容247億立方米,總裝機1280MW,年發電量5142億kW·h,係陝甘青寧電網的主力電站。

該工程從1980年開工以來,在各個方麵的共同努力下,於1986年10月下閘蓄水,從1987年三季度第一台機組並網發電以來,其它三台機組也相繼發電,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工程地質的關鍵問題

1.工程地質

壩區除右岸副壩南端壩段外,其它建築物建基於花崗閃花岩,岩性堅硬,但構造發育,這些對龍羊峽大壩的兩岸壩肩的穩定、壓縮和剪切變形以及防滲等產生不利影響。

2.關鍵問題

由於上述複雜的地質構造,經有關單位的大量分析研究,龍羊峽大壩的關鍵問題有如下5個。

3.工程處理措施

針對上述關鍵問題,西北勘測設計院在設計時,采用了一係列工程措施。主要概括為:

(1)在主要滑裂麵設置混凝土抗剪硐室,提高抗滑穩定安全度。

(2)對產生集中變形的斷裂處,設置網格式混凝土置換銅塞和傳力銅塞,以提高整體性,減少集中變形量。

(3)在泄洪衝坑處進行混凝土護坡防護。

(4)在庫區滑坡加強監測和分析。

三、監測係統

為了監測龍羊峽工程的安全運行,掌握施工期、蓄水期和運行期工況,防範報警和預報,檢查設計與施工的合理性,為科學研究提供資料等目標,龍羊峽工程設有變形、滲流、應力應變、水力學和地震等監測儀器和設備。共計有4000點件,其中大壩2000多點件,泄水建築物及下遊防護工程1000點件,主廠房600點件,近壩庫岸滑坡湧浪150點件,水庫誘發地震100點件。由於工程尚未竣工驗收,有一部分尚未安裝或投入監測,與此同時,有些監測設備,特別是內部監測儀器失效的不少。目前監測大壩的運行狀態主要是變形監測係統。

1.變形監測係統

(1)壩區變形控製網

1)平麵控製網

由野花崗等7個基點構成的壩區平麵控製網。

2)水準網

由3個水準基點和3個工作基點組成,全長12千米的壩區沉陷觀測的精密水準網。並與下遊地形變水準網及上遊近壩庫岸精密水準支線相連。

(2)大壩及壩肩變形監測

1)在大壩及壩肩控製部位,共設10條垂線。

2)在大壩的2463米、2530米和2600米高程設置拱圈弧長觀測。

3)在大壩上、下遊設置3條穀幅觀測,其中上遊1條,下遊2條。

4)在2463米、2530米和2600米高程和各壩段,觀測大壩及基礎的沉陷,並在2463米高程的縱向廓道內設一條長460米的連通管。

(3)近壩庫區滑坡監測

主要進行大地測量、遙測和巡視監測。

(4)其它部位的變形監測

表麵采用斷裂位移圖形測量法和短基線精密量距法觀測表麵位移,在深部設多點變位計和岩石變位計。

2.應力應變觀測

(1)在拱冠、左右1/4拱、拱座(3梁4拱)設置應力應變觀測。

(2)在基礎處理部位設置應力應變觀測。

3.滲流監測係統

(1)揚壓力觀測

在壩基及廠基設5條縱向剖麵;在右副、右重、左重1及主壩4個橫剖麵設橫向觀測斷麵。

(2)繞壩滲流觀測

在左、右岸壩肩設41個地下水位觀測孔。

(3)滲流量觀測

設計有量水堰左右岸的2463米、2497米、2530米高程三層排水廊道的滲漏量。

(4)主壩壩體滲壓觀測

在主壩9壩段壩踵、201.5米,2479米高程處設置滲壓計。

4.水位、溫度觀測

在大壩的上、下遊設置水位計,觀測上、下遊水位。

氣溫觀測設置氣象站,觀測氣溫。

5.混凝土及基岩溫度觀測

在應力應變觀測處設置混凝土溫度計,並在基岩設置溫度計等。

6.地震觀測

在水庫周邊設置10個遙測地震台,並在主壩拱冠、1/4拱梁、擋碴牆的4、7壩段設置強震拾震器。

7.水力學觀測

在壩坎設置空蝕度、摻氣度、流速及脈動壓力的觀測。在防衝牆設置衝刷下切深度的觀測。在中孔、深孔、底孔的有壓段和弧形工作閘門設置負壓和閘門工況的監測。

第二節信息分析係統

為了主要實施“以事實為依據,以各類規範和專家知識為準繩”的分析評判準則,資料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是首要任務。本節著重介紹針對龍羊峽工程有關數據庫的收集和管理、方法庫調用等方麵進行信息管理和分析。

一、資料的收集和管理

由於隻有一座水電站大壩,為此采用數據庫組織管理和存放龍羊峽工程的資料和數據,支撐整個分析的所有信息。按信息的來源及其“實時分析”中的流程和要求,大致分兩個層次:原始數據庫和生成數據庫。

1.原始數據庫

根據第五章第一節定義1的數據分類原則,對工程和安全概況,監測係統采集和整編數據,設計、施工和運行資料等進行分類,建立原始數據庫。其中觀測數據整編按文獻,對觀測資料進行粗差和係統誤差的識別等預處理,然後進行資料的整編。

此外,為方便管理將變動很少的數據信息,如強度和穩定分析的簡圖和有限元網格圖的節點信息、力學參數、計算工況等數據也列入原始數據庫內。

這些資料和數據取材於龍羊峽工程技術設計書、竣工驗收報告、施工報告、運行報告、水文和地質資料,監測係統的采集和整編的數據以及日常巡視等。

2.生成數據庫

根據第五章第一節定義2的原則,生成數據庫主要包括:

(1)根據建模因子和反分析要求,進行轉換演算而成的生成數據庫。

(2)存放監測量的特征值、模型因子的回歸係數、預報模型和監控指標等。

(3)結構分析所得計算成果,主要包括有限元分析的應力和位移計算成果。

(4)存放參數反演值、強度和穩定分析成果等。

二、方法庫的調用

在生成數據庫中,有些數據需要經過分析計算。在龍羊峽大壩安全分析過程中,主要調用了方法庫中的下列幾個部分。

1.結構分析近壩區結構

(1)有限元分析

利用圖庫自動生成三維有限元網格,此圖共計有巧23個單元,2614個節點。共計算了44組工況,用方法庫中的結構有限元分析軟件計算了各組工況的位移和應力,並經後處理程序,由圖庫顯示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