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公來到了德妃住處,“啟茗拜見德妃娘娘”
“起吧,這宮裏就是這個道理。現在起,你便不能再和額娘在一起,你還有什麼要的嗎?你要是想回去就和本宮說”聲音並非細膩,但卻有一種沉澱的美
“謝娘娘美意,隻是皇阿瑪既然將我交與娘娘,我若回去,必然會給娘娘和額娘帶來麻煩,所以啟茗若是想看一定會悄悄的去,不會壞了宮裏的規矩”
“嗯,是個明白事理的。帶格格去休息”
“謝娘娘”總算出來了
“十四阿哥吉祥”出了德妃的宮就看見十四來了“起吧”誰讓我是女子那
“十四阿哥,啟茗幾日前不懂事,還望十四阿哥見諒”
“你不說,我都忘了,無事”
(鬱悶)其實,在現代,我對康熙就不感興趣,大概我們置身於某些事情時,是和旁觀者不一樣的。偷偷抬眼,站在高位的他,孤身站立,雖然尊貴,也是孤獨的吧,那麼高的位置,沒有人可以,也沒有人敢和他並肩站立的。他喊了平身,大家坐回原位。
皇上和幾位娘娘說了幾句話後,就和太後說話去了,宜妃和鄧婕一點也不一樣,電視劇裏的宜妃英氣潑辣,而我麵前的活宜妃,則是非常漂亮的人兒,一雙丹鳳眼微微向上吊著點兒,眼神嫵媚,淡眉柳形,偏還帶了些朦朧的感覺,真真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女。她抬起頭瞧見我盯著她看,愣了一下後就笑開來,這一笑我的眼睛就更大了,要我是皇上,我也會喜歡她這種一笑百花開的人。
看見額娘坐在下座,是啊也許額娘和德妃遭遇一樣,因此,叫我稱他為額娘
~以下額娘為德妃~
惠妃果然和《康熙秘史》裏的惠兒一樣,柔柔弱弱,帶著書卷氣。她怎麼會有大阿哥那種笨蛋兒子呢。
太後見著了我,招了招手:“十丫頭吧,來,到這兒來,讓我看看。”德妃拍拍我的手讓我過去了。
“老佛爺吉祥。”我特別乖地請安,老佛爺,估計是女人鬥爭中最牛的了吧。太後拉過我,笑眯眯地說:“是個小美人,今年可是十六歲了?”
“會老佛爺話,年前剛過的十五歲生辰。”
“別叫老佛爺了,該喊皇阿奶才是。你幾日前才回來,住的習慣嗎?”
“回皇阿奶,德妃娘娘對我很好”唉,果然都是八卦惹的禍。
太後阿彌陀佛了半天“你才回來,可苦了你,一個金枝玉葉要到那麼遠的地方吃苦,這都怪你那娘,要不是她不愛惜自己,你能去哪嗎?”說著看了下座的庶妃一眼。而這一眼,就讓庶妃變了臉色。
“皇阿奶的關心讓啟茗受寵若驚。啟茗有機會為大清祈福是啟茗的福氣,庶妃娘娘也許是有苦衷的。再說,能在寺院生活也是啟茗的福氣。”還好,有宮鬥篇的電視給我打基礎
太後笑笑,轉頭對皇上說:“這孩子的嘴甜,也是個有福氣的。也能夠辨明是非,知道現在自己的額娘是誰”
又跟德妃說:“就辛苦你好好教她了。”德妃忙應了下來,各個妃子又是說托皇恩浩蕩的福了。
下麵百官開始祝酒,千篇一律的說辭,我都要放棄修養了,皇上和各位娘娘仍然端莊的坐著,想如果是以前的十格格,估計是不可以忍下去的,可我不會,一個站軍姿的軍訓過的學生完全沒感覺,太後這邊兒氣場太大,天殺的花盆底兒,就連21世紀的高跟鞋,跟著一般高也輕輕便而且比這舒適。
德妃真的是心疼我,時不時抬頭看我兩眼,這要是被人看見了也會又說法兒的,果然,那榮妃瞥了好幾眼了,就想再逮個機會挑釁了,隻是這會兒又不能隨便開口,我在德妃又一次抬頭時,用口語說‘沒事’,她愣了一下,抿著嘴扭回頭去了,嘴角一直上揚著,不再看我,於是我繼續站在太後後麵數人頭,終於賀完了禮,皇上讓打擊開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