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丹青舊事(1 / 3)

帝陵神都

“天地無情,長生如夢,天道輪回,萬物皆空。”

“這世間本無正邪!”

相傳千年前,神仙之說自沿海地區而發。曰:海中有仙山三座,名:蓬萊、方丈、瀛洲。蓬萊仙山與西方的昆侖山並列,都是神仙聚集的地方。皆傳神仙長生之不老,人得道乃成仙,方能長生。於是世人盡皆舍棄生存之法,沉淪於修仙之道,妄圖長生不老。由於修煉功法各有不同,便產生了派別之間,正邪之分……

可神仙之說並非事實,所以千百年來從未有:某人得道成仙長生不老之說。但是,世人所修之術也並不是百無一用。修仙途中,有些悟性極高的人參悟,擁有了超越尋常之人的無上力量,其力可開山、斷海;其法可禦劍飛行翱翔於九天之上。得至高無上之法者,雖然不能長生不老,延年益壽也並非不可,有長壽者達壽命八百餘歲,世人喚曰“洵逸”。

洵逸本是一介書生,不願沉淪修仙之道,但是,一次偶然,卻意外讓他成為了修仙之道的頭號人物。

洵逸學曆遊至丹青山,為的是品讀山青之水秀,欲作才絕天下之詩,卻不慎落入山洞。

洞中漆黑一片,洞深之處,隱約有一片金光明滅閃爍,洵逸驚訝不已,洵逸帶著恐懼、好奇的順著那一絲光芒向前走去,行至光源之處,隻見那光是從一石墩之上的一個錦盒之中發散出來的,洵逸伸手觸碰錦盒,一陣金光閃過,洵逸被那道金光彈到一邊,隨即錦盒自然打開,空中浮現出幾列文字:”天地無情,長生如夢;天道輪回,萬物皆空。為補償後人,特留天書一卷,名曰:天道神訣,切勿讓心懷不軌之人得到此書,甚哉甚哉!此山名喚丹青,靈氣充沛,最易修煉,還望有緣之人善用,也不枉天道之情。”洵逸拿起天書,突然前方石壁突然裂開,一把蛇頭寶刀立於壁縫內,洵逸走過去將刀拿起,壁縫內還有一本書,洵逸撿起打開去看,”寶刀“罪獄”內含心法。”可是洵逸並沒有發現“罪獄”神奇之處,似乎刀身之中缺少了某種東西……

洵逸得到此天書,以為神旨,遂遁入修仙之道,並切留在丹青山苦心修煉。

短短幾十年間,二十出頭的英俊才子,已然滿頭白發,但麵孔依舊是二十出頭的才子模樣英俊瀟灑,幾十年的苦苦修煉,再加上洵逸驚人的悟性,洵逸的力量已有劈山斷海之勢。

於是洵逸離開丹青,禦劍遨遊天下,廣結”仙”友。十年後洵逸回到丹青。忽然想到了什麼,便又出山,去極寒之地尋找所謂的冰魄之源,欲使之與玄鐵寶刀“罪獄”煉化一體,鑄成神器以震天下

終於,洵逸在南極冰窟中找到了冰魄之源,並將其帶回了丹青,帶著冰魄之源和玄鐵寶刀“罪獄”閉關七七四十九天。

據說洵逸出關之時,寒氣環身,手執經冰魄之源煉化而成的上古神器“冰魄罪獄”洵逸橫刀一斬,對麵的大樹瞬間結為冰塊,粉碎開來,消失的毫無痕跡,屆時冥域來犯,洵逸以罪獄應之,出手之狠辣,功力不濟之人,盡皆受冰封碎玉之苦,灰飛煙滅,罪獄刀下的亡魂不計其數,冥域挫敗而逃。

八百年來,洵逸獨居丹青,憑借一把“罪獄”獨霸天下。前來丹青山拜師學藝之人數不勝數,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洵逸並沒有收一人,所有人盡皆被洵逸拒之門外。八百年來,洵逸膝下無一弟子。然而,就在洵逸八百周歲那年,四男一女五個少年徒步走上丹青山,欲拜洵逸為師,他們本以為會和其他人一樣被洵逸拒之門外,但恰恰相反,洵逸見到他們以後格外驚喜,遂將五人盡皆收於門下,曰:大師兄慕容卿德、二師兄東方韻、三師兄諸葛懷、四師妹白若雪、五師弟南宮俊浩。五人皆得洵逸真傳,洵逸根據每個人的資質,分別傳授無人至高無上之法

慕容卿德心性剛柔,洵逸傳其乾坤大法,若練至大成,可有移山之力

東方韻資質非凡,洵逸授其天玄之術,練至大成,可拈花、搓土為法陣,其陣可伏獲修煉至大成之人

諸葛懷生性剛強,洵逸則傳他斷天訣,練至大成,可擁摧山之力

白若雪悟性極高,是洵逸最喜歡的一個弟子,洵逸把百裏冰魂訣傳授與她,練至大成,即可凝金剛之冰,堅不可摧,若有鍥機突破,亦可有冰封五湖四海之力

南宮俊浩,身負魔域血統,洵逸對他頗有偏見,遂傳其中等功法之法:封魂之術

卻沒想到陰差陽錯,南宮俊浩參透了封魂之術,苦練十年竟已經達到了小成境界,於百裏之內噬人魂魄於無形,如比低微的功法竟然讓南宮俊浩修煉的極為恐怖至極,洵逸又驚又喜。奈何南宮俊浩心術之正,從未有背叛正道之心,一心隻為守護丹青。

四師妹白若雪原本就對南宮俊浩有傾慕之心,如此一來,白若雪愈加傾心於南宮俊浩。

而一直暗戀白若雪的慕容卿德也因此對南宮俊浩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