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2 / 2)

木蘭花慢(三之三。南呂調)

古繁華茂苑,是當日、帝王州。詠人物鮮明,土風細膩,曾美詩流。尋幽。近香徑處,聚蓮娃釣叟簇汀洲。晴景吳波練靜。萬家綠水朱樓。

凝旒。乃眷東南,思共理、命賢侯。繼夢得文章,樂天惠愛,布政優優。鼇頭。況虛位久,遇名都勝景阻淹留。贏得蘭堂醞酒,畫船攜妓歡遊。

臨江仙引(三之一。南呂調)

渡口、向晚,乘瘦馬、陟平岡。西郊又送秋光。對暮山橫翠,衫殘葉飄黃。憑高念遠,素景楚天,無處不淒涼。

香閨別來無信息,雲愁雨恨難忘。指帝城歸路,但煙水茫茫。凝情望斷淚眼,盡日獨立斜陽。

臨江仙引(三之二。南呂調)

上國。去客。停飛蓋、促離筵。長安古道綿綿。見岸花啼露,對堤柳愁煙。物情人意,向此觸目,無處不淒然。

醉擁征驂猶佇立,盈盈淚眼相看。況繡幃人靜,更山館春寒。今宵怎向漏永,頓成兩處孤眠。

臨江仙引(三之三。南呂調)

畫舸、蕩槳,隨浪前,隔岸虹。(原缺)荷點斷秋容。疑水仙遊泳,向別浦相逢。鮫絲霧吐漸收,細腰無力轉嬌慵。

羅襪淩波成舊恨,有誰更賦驚鴻。想媚魂杳信,算密鎖瑤宮。遊人漫勞倦(原缺),奈何不逐東風。

瑞鷓鴣(二之一。南呂調)

寶髻瑤簪。嚴妝巧,天然綠媚紅深。綺羅叢裏,獨逞謳吟。一曲陽春定價,何啻值千金。傾聽處,王孫帝子,鶴蓋成陰。

凝態掩霞襟。動象板聲聲,怨思難任。嘹亮處,回厭弦管低沈。時恁回眸斂黛,空役五陵心。須信道,緣情寄意。別有知音。

瑞鷓鴣(二之二。南呂調)

吳會風流。人煙好,高下水際山頭。瑤台絳闕,依約蓬丘。萬井千閭富庶,雄壓十三州。觸處青蛾畫舸,紅粉朱樓。

方麵委元侯。致訟簡時豐,繼日歡遊。襦溫袴暖,已扇民謳。旦暮鋒車命駕,重整濟川舟。當恁時,沙堤路穩,歸去難留。

憶帝京(南呂調)

薄衾小枕天氣。乍覺別離滋味。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

也擬待、卻回征轡。又爭奈、已成行計。萬種思量,多方開解,隻恁寂寞厭厭地。係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塞孤(般涉調)

一聲雞,又報殘更歇。秣馬巾車催發。草草主人燈下別。山路險,新霜滑。瑤珂響、起棲烏,金鉦冷、敲殘月。漸西風係,襟袖淒冽。

遙指白玉京,望斷黃金闕。還道何時行徹。算得佳人凝恨切。應念念,歸時節。相見了、執柔夷,幽會處、偎香雪。免鴛衾、兩恁虛設。

瑞鷓鴣(二之一)

天將奇豔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鮮染燕脂細翦裁。

壽陽妝罷無端飲,淩晨酒入香腮。恨聽煙隖深中,誰恁吹羌管、逐風來。絳雪紛紛落翠苔。

瑞鷓鴣(二之二)

全吳嘉會古風流。渭南往歲憶來遊。西子方來、越相功成去,千裏滄江一葉舟。

至今無限盈盈者,盡來拾翠芳洲。最是簇簇寒村,遙認南朝路、晚煙收。三兩人家古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