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聲響徹寂靜的山林,唐蔚宣嘴唇發白,衣服上沾滿了鮮血,踉蹌走到車頭靠車倒下。
工人們慌了神。掐人中,打110,打120……
等隨行的戰友趕到車前時,唐蔚宣因失血過多已昏倒在地,戰友們一邊做好現場警戒,一邊將唐蔚宣火速送往憑祥市人民醫院搶救。此時,大家才發現,在唐蔚宣身後的路上,是一條200多米長的血帶,讓人不禁為這名邊防警察的生命感到擔憂。
據憑祥市公安邊防大隊副大隊長劉勝介紹,這是一個專門在憑祥邊境盜竊財物的犯罪團夥,當天行動共抓獲3名嫌疑人,擊斃1人,繳獲仿製左輪手槍1支、子彈5發、砍刀3把。武裝搶劫團夥全體覆滅!
紮根邊疆的木棉
“刀口很深,左顳骨骨折、左顴弓顳部軟組織挫裂傷,再深一點就會危及生命。”參與救治的廣西醫科大學副校長、附屬醫院院長周諾說,“從醫學角度,流了那麼多血還能製服歹徒,真是不可思議!”
第二天,自治區領導到病房看望從昏迷中醒來的唐蔚宣,當領導問他有什麼要求時,唐蔚宣隻說了一句“不要把我調離憑祥,我要繼續紮根在邊境一線”。鏗鏘堅定的回答,出乎現場所有人的意料。
不少人建議唐蔚宣借著受傷調回條件稍好的南寧工作,每當聽到這樣的建議時,唐蔚宣就會微笑著問對方:“你知道廣西邊境的木棉樹嗎?”
木棉樹,雄壯魁梧。每年三四月間,木棉樹綠葉尚未長成,但繁花已如烈火綴滿枝頭,猶如獵獵紅旗插在蒼山翠嶺中,又似威武雄壯的英雄高舉著燃燒的火炬,被生活在中越邊境的人們視為“英雄之樹”。“我願做一棵木棉樹,用生命守護南疆的平安。”這是唐蔚宣的心聲。
現年33歲的唐蔚宣是桂林市永福縣人,2002年7月大學畢業後入伍,已經在中越邊境一線奉獻了12年青春。2005年,唐蔚宣調入憑祥市上石邊防派出所,在這裏工作的幾年時間裏,他走遍了轄區的9個村68個屯,“在路上遇到群眾,隻要他說出姓名,我就能八九不離十地說出他住在哪個村那個屯。”
中越邊境地區主要生活著壯族、瑤族等少數民族,這裏的群眾日常交流主要以粵語、壯語為主。作為隻會講桂林方言和普通話的“桂林仔”,唐蔚宣嚼著舌頭開始認真學方言。“剛開始咬字不清常被群眾笑話講方言‘太臭青(方言:沒水平的意思)’,現在基本上沒有本地人能聽得出來我是外地人。”唐蔚宣說,在邊疆要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就必須從語言交流入手,否則開展群眾工作就很被動,在收集破案線索和服務群眾時就會打折扣。
守護這片淨土
“河邊發現一批可疑袋狀物,袋內發出陣陣惡臭……”2009年3月,憑祥鎮發生震驚中越的碎屍案。家住廣西橫縣橫州鎮的生意人李老板通過憑祥人秦武峰牽線到越南做茶葉生意,結果被人綁架,家屬接到勒索錢財的信息後,李老板便音信全無。
接到群眾報警後,唐蔚宣迅速帶領民警走村串屯向群眾了解情況,獲得了極有價值的破案線索,最終凶手落入法網。原來,秦某和施某、劉某三人以做茶葉生意為名,將李老板騙到憑祥市實施綁架,當李老板的妻子將4萬元贖金存入指定賬號之後,幾人隨即殘忍地將李老板殺害並碎屍,然後分多次在邊境小河邊丟棄、掩埋。
毒品犯罪在中越邊境地區十分猖獗,成為危害當地治安,損害群眾生活的主要社會問題。2010年7月,有線報稱一夥境外毒販將毒品藏匿木薯中,由龍州縣那花邊貿點偷運至憑祥市夏石鎮一倉庫存放,侍機轉運南寧、廣州等地販賣,數量巨大。夏石鎮是邊境物流重鎮,大小倉庫幾百個,囤積的貨物數量大,要找到藏匿其中的毒品,難度可想而知。
為找到藏匿毒品的倉庫,唐蔚宣化裝成邊貿老板,秘密對幾百個倉庫、上萬噸貨物一一排查。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努力,成功鎖定嫌疑倉庫。11月17日,當毒販準備轉運毒品時,唐蔚宣帶領戰友們果斷出擊,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當場繳獲精製海洛因15.673千克,徹底斬斷了一條由越南向境內販賣走私毒品的通道。國家禁毒委、自治區公安廳先後發來賀電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