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在路上……
特別報道
作者:袁奇兵
對成長的記憶,是一直在路上,或行走,或奔跑……
第一次遠行,是大學畢業時,帶著純真夢想的我投筆從戎,誌願到雪域高原從軍。也正是那時,我與共青團初次結緣,我在部隊機關從事組織宣傳工作並先後當選機關團委副書記、書記,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經受著成長的曆練。
光陰荏苒,還來不及品味成長的味道,我就結束十年的軍旅生活回到地方工作,並有幸再次當選為機關團委書記,被組織選派到團中央掛職鍛煉。
再一次遠行,來不及和親人朋友一一告別,匆匆踏上飛往北京的航班,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掛職生活。
記得來北京之前,同事和朋友問我,你一個兼職團幹部,共青團工作又不是你的主業,你去掛職做什麼?我剛開始也反複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要掛職,掛職究竟要做些什麼,掛職結束後要留點什麼?如今轉瞬掛職期滿,回憶一年來的點點滴滴,似乎有了答案。
掛職經曆是成長路上的加油站。初到法製處,正趕上2014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活動團中央層麵集中活動的衝刺階段,人員邀請、領導講話、主持詞、會議短片、重點發言、調研報告等等,事情千頭萬緒,處裏同誌起早貪黑,恨不得一個人掰成兩個人用。
上班第一天,迎接我的就是三項重點工作任務:團中央書記處領導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大會發言、個人提案和“麵對麵”集中活動主持詞。時間緊、任務重,又從未接觸過權益工作,曾自詡文字尚可的我,頓感本領恐慌。一周多的連續奮戰,查閱大量資料,每天加班至大樓鎖門,數易其稿,總算是按時完成任務。
而體會最深的一次,是撰寫團中央第一書記秦宜智同誌在全國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和預防犯罪工作推進會上的主報告。
為寫好這個重要講話,我參閱大量工作資料,深入西藏、四川督導調研,提前整理分析全國1085個縣級地區的相關數據和工作情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初稿擬定後又花費近半個月的反複修改。一個多月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講話稿送到書記那裏後,隻字未改得以一次性通過。
掛職是人生中彌足珍貴的財富。一項又一項重點工作接踵而至,全新的工作領域、繁重的工作任務,逼著自己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和專業知識學習,以最快的速度熟悉青少年權益工作,在權益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這一年,耳濡目染身邊領導和同事們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對共青團事業的執著追求,對青少年群體的大愛無疆,厚厚的一本“掛職日記”記錄著我每天的新感悟、新收獲。從團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勝利召開到五年發展綱要深入實施,從開展“走轉改”活動到建立基層聯係點製度,從不滅的“10號樓燈光”到“我身邊的榜樣”,我情不自禁地對這群年輕的團幹部們肅然起敬,是他們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沿著黨指引的方向,團結帶領全國各族青少年,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勇前進。
掛職是歲月中難忘的美好回憶。這一年的掛職歲月,掛友們都把它形容為“又上了一年大學”。年紀相當的30多個兄弟姐妹們齊聚“潛艇”(我們戲稱地下室為“潛艇”),同吃、同住、同娛樂,交流思想、感情和掛職體會,“潛艇”裏每天都滿溢歡聲笑語和盎然詩意。
這一年,我們是青春的21掛!
這一年,我們相伴成長,奔跑在奮鬥路上!
這一年,我們不說再見,因為我們不曾分別!
2015年,我們繼續在路上……
(袁奇兵:重慶市掛職幹部,掛職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法製工作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