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文武之爭(1 / 2)

其時為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仍在位為帝。民間尋常百姓提個“朱”字都要小心謹慎,隻怕犯了皇家的忌諱被殺頭問罪,但這公孫無極直呼朱元璋的名字,好像絲毫不把當朝皇帝當回事兒。他的這一番見解更是駭世驚俗,亙古未聞,隻聽得嶽靜雲目瞪口呆。

半響他才回過神來。雖然他對公孫無極的看法不願意認同,但仔細想想,好像所讀過的史書中,古往今來哪一個皇帝,並不能脫離公孫無極之言,自己實在無法反駁他的觀點,當下隻有嘿嘿陪笑,既不表示認同,也不表示反對。

令他想不到的是,這公孫無極竟是方孝孺的同鄉,看來二人交情不淺,否則他也不會那樣表示對方孝孺的意見了。想到此處,他對公孫無極輕視方孝孺的不滿便化為烏有,相反,他對公孫無極忽然生出一種親切之感。

公孫無極道:“他也沒想想看,他讀再多的書,還不是要給皇帝老兒當差,但有一天皇帝老兒萬一要是不高興了,還不是要砍掉他的腦袋。這哪有我們學武之人超脫,我們武功越高,別人對你越加敬畏,倘若有一天你練到天下第一人的境界,就是皇帝老兒咱也不把他放在眼裏。哼,你朱元璋怎麼了,別以為你是皇帝就了不起,惹得老人家我不高興,看我能飛進宮去,把你的腦袋砍了。”

嶽靜雲聽他說的有些離譜,忍不住道:“這我可不敢苟同。聽你的口氣,習武要比學文好,但要是人人學武,別人稍微對我不滿,我便一劍殺了他,那這個世界不就大亂了嗎?”

公孫無極道:“這個……這個嘛…….?”竟然回答不上來。看來這個問題他還是第一次遇上,他想了片刻,道:“你說的也是,看來我原先的想法有些問題。哦,我看最好是讓孝孺那小子學武,那小子雖然滿身酸腐之氣,卻是個堂堂正正的好人,他當然不會亂殺人,這個世界就不會亂了。”

忽然他對嶽靜雲道:“你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有悲天憫人之心,看來你和孝孺那小子是同一種人,也是可以學武的。噢,你要不要我教你學武?”

嶽靜雲笑道:“我能學武嗎?我聽說學武之人是要從小打基礎的,我都快二十歲了。”

公孫無極臉上露出遺憾之色,道:“這倒是,我幾乎忘了。”說完,忽然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這次咳嗽持續的時間更長,嶽靜雲不斷地給他敲打後背。

公孫無極一邊大聲咳嗽,一邊自嘲地道:“唉,我剛才還說教你武功,就是你還年幼,能學武又如何,你瞧我現在的樣子,自身尚且難保,嘿嘿,哪能教得了你呀!”

嶽靜雲見他不停說話,咳嗽無絲毫減輕,想製止他再說下去,便道:“老丈,你告訴了我這麼多,想不想聽我的故事?”

公孫無極微微一笑,道:“你的故事我不聽也罷。這些天裏,我在牆壁這邊經常聽你和別人說話,你的事情我一概盡知。聽說你是湖廣省試第一的秀才,父母被武當道士殺害,你殺了那道士,所以來到均州大牢是也不是?”

嶽靜雲道:“你的耳朵真靈,什麼都被你聽到了。”

公孫無極道:“我雖然沒見過你的父母,但看見你,可以想像的出,你的父母應是善良淳樸之人,他們怎會劫取朝廷的兩千萬兩白銀?因此我敢肯定,你們一定是被人冤枉的。”

嶽靜雲聽他提起父母,心情頓時如一團亂麻,低頭不語。

公孫無極道:“我看這件事情八成還是武當派那些道士搞的鬼,這事太奇怪了,他們是修真之人,應該清靜無為,閉門清修才對,怎會插手塵間俗事?咳,張三豐這個臭道士,隻知道到處雲遊,自由自在,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他倒好,可這幫弟子無人管教,無法無天,肆意妄為,這武當派算是毀啦!”

嶽靜雲被他說得心中更亂,不想再聽下去,抬起頭來,打斷他的話頭,道:“老丈,我很好奇,每天你在這裏練武功,聲響應該不小,為什麼我比你年輕,卻一絲也聽不見你的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