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飛吧,我的小鳥(2 / 2)

但現在的他,就像一隻被囚在籠中的乖乖鳥,隻能在親人們的百般嗬護下過著沒有自我的金絲雀般的生活。

親人們紛紛圍在籠子的旁邊,指著藍天對他說:“飛吧,我的小鳥,你是未來的雄鷹,你是家族的驕傲!”

與此同時,他們卻將鳥籠的大門關得牢牢的,不讓他們的小鷹受到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傷害。外麵的世界實在太險惡、太複雜了。他們知道,一旦放飛,他們的年輕小鷹將感到多麼困惑、多麼無助!萬一遇到凶險,他們的心肝寶貝又將多麼容易受到傷害!

說到這裏,我願意再為大家講一個故事。天津有一位姓韓的大學生,畢業後在父親的陪同下前往一家公司應聘。應聘結束後,粗心的父親在大街上竟將兒子弄丟了。

這位年過二十、在天津土生土長的大學畢業生(如果是鷹,早該搏擊長空了)滿頭大汗地找到民警,說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二十多歲(非小孩)的大學畢業生(非智障)在自己從小生活到大的城市裏找不到歸家的路,你們見過這樣的奇事嗎?

民警耐心地告訴他如何坐車,還告訴他如何走到他家所在的小區,甚至從口袋裏摸出走完這段路程所需要的車錢送給他,但這位姓韓的學生仍是一臉無助和茫然。民警苦無辦法,隻好打電話請他父親前來領人。

真是個可歎的故事。韓某的父親千恩萬謝之後告訴民警,他的寶貝兒子從未獨自出過遠門,就連上大學的這幾年,也是他這個做父親的親自接來送往,因為家人實在擔心他找不到回家的路線。

無獨有偶。

幾乎是在同時,我在網上又讀到一則消息,說是一個品學兼優且電腦、書法、英語、舞蹈、聲樂樣樣在行的戴姓女孩(十歲,又一個洋洋),被郊區農民養的一頭小豬嚇出一場怪病,回到家後又是打針又是吃藥,差一點住進精神病院。

嗚呼!

我大聲疾呼,為了孩子而身心俱疲的親人們,快快打開你們的大門吧,快快放飛你們的小鷹,讓他們飛出鳥籠,飛到院子裏,飛到大街上,飛到田野裏,飛進藍天裏!

隻有在那裏,他們才能長出搏擊長空的翅翼!

飛進碰撞之中

親愛的朋友,親愛的圍在小鷹身邊團團轉的家長們,為了洋洋,為了你們的健康與夢想,我隆重地向你們推薦一個地方,一個可供你們的洋洋跌打滾爬的地方,一個能將你們的洋洋培養成真正的蒼鷹的地方。

它就是本書的大本營――碰撞大學,一所雖不需入學考試但卻難以畢業的大學,一所雖不收學費但卻代價昂貴的大學。

在這所大學裏,你們的洋洋也許會遍體鱗傷;他柔嫩的皮膚可能破損;他未經風霜的翅膀可能折斷;他的頭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碰在牆壁上;他的心可能受傷一萬次,甚至可能一度破碎;他的麵前似乎總有著過不完的溝坎,翻不盡的高山……

然而,親愛的家長們,我敢與你們打賭:沒有你們在身邊,你們的洋洋絕不會像你們想象中的那樣笨,那樣無助,那樣無所適從!

我相信,在這所大學裏,你們的洋洋將迅速學會如何在跌倒中爬起,如何撫平自己的創傷,如何避開碰來的硬壁,如何安慰自己破碎的心靈……

他還將學會什麼叫自信。他相信:隻要跨過腳下的這道坎兒,他就會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標;隻要登上眼前的這座高山,他就會看到更為輝煌的未來。

這是一片充滿魔法的天地。

創造這片天地的是一位名叫拉爾夫?佩裏特(1870-1930)的美國牧師。在20世紀初期的美國,超過百萬的聽眾親耳傾聽過他所做的這個教人們如何經受碰撞的係列演講。在美國的不同地方,他的講座先後舉辦過2500餘次,他的足跡踏遍美國的會場、教堂、夏令營和俱樂部,他的聽眾包羅萬象,上有80歲的老翁,下有未換牙的幼童。

他之所以能夠年複一年,樂此不疲,是因為他的演講關注的是整個人類的共同經驗: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徑――碰撞。

說到這裏,我再也等不下去了。我隻想高喊一聲:親愛的家長們,快快放飛你們的小鷹吧!親愛的小鷹,快快展開你們的翅膀,隨我飛進碰撞之中吧,因為閱曆豐富的拉爾夫?佩裏特老人正候在那兒,導引你們飛向藍天呢!

王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