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大門中開,從裏麵走出了兩個人,一名中年人,一名老人,二人一前一後,令人一看,便能分別出是主仆關係,中年人隻是在眾人身上掃了一眼,便不再看,而是徑往外去,諸人見他來,本來並不願意就此放行,但那黑袍老者身上居然蕩漾起了一絲血氣,這種血氣讓他麼不自禁打了個寒戰,再也不敢阻攔,很是自覺地讓出了一條道。
主仆二人就這樣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而在他們離開後,不等諸人往裏麵一看究竟,四下就湧出了大批的城尉軍,城尉軍立即接管長巷,將必應當內外層層封鎖,這些人就是想看熱鬧,也是什麼都看不到了,隻能一個個在事後去猜測事情的起因經過。
必應當的事情當日就傳了出去,有說是人鬧事的,鬧事者已經被處死,屍首都被扔出去喂狗了,這種說法立即就有了大批的擁護者,畢竟必應打開張多年,威名在那裏擺著,而且還有過流血的先例。
也有人說,鬧事者手段通天,上門鬧事之後,不僅安然離去,而且還殺死了必應當的掌櫃,將其全部家當席卷一空。這個說法擁護的人不多,但是反對的聲音也沒有多少,城尉軍接手必應當之後,必應當就再沒有放開過,而且還有人打探來了內部消息,說是死了一名掌櫃。這個說法沒有得到證實,也無處證實,但是有兩人開門走出,徑自離去,這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的。
兩種說法在坊間流傳,但是誰也沒能夠說過誰,說到底,也沒有具體證據來證明,而且,城尉府也沒有就此事給一個說法,必應當自那一日之後,居然就再也沒有開張起來。
名震多年的必應當,隨著一名掌櫃死亡,當鋪內發生了莫名事件,便就這樣草草收場了,這種結果讓很多人歎息不解,但也讓很多人很興奮。
一眾當鋪掌櫃的自然是很興奮,他們有理由興奮,必應當的存在,讓遠近幾個郡的生意一落千丈,相較之前那可是慘淡不少,必應當的公正作為,也讓他們不能夠再隨意壓價,賤收物品,這對他們來說,可謂是一個不小的煎熬,但是如今隨著必應當的關閉,這一切的陰雲都飄散了。
至於為什麼倒閉,其中緣由他們不清楚,也沒有人清楚,但是事實就是已經倒閉,更多時候,人們在意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
必應當完全壟斷了整個襄城的當鋪生意,如今一旦倒閉,這個襄城在諸多商家眼中,就是一塊肥肉。
誰若能夠搶先奪到這塊肥肉,那麼,他就能夠搶先賺取一筆豐厚的利潤,襄城不算大,但是裏麵的商機可是不少。
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之下,襄城之中大大小小的當鋪便又開始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不到半個月時間,襄城的當鋪行業便徹底完成了交接,接近飽和,該開的地方,就絕對會有那麼一兩家。
當然,這都不需多提,造成這一切的主使人物,此刻正在襄城的一條小道之上,悠閑的坐著馬車,閉目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