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件事最難:中醫和股票。中醫生死人,股票死生人。
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兩件事,有著諸多相似,這不是匪夷所思。
有人一進股市就想賺大錢成為暴發戶,有人以為中醫全是靈丹妙藥一入口就能萬病消除,現實中都事與願違。
股票,總在你最絕望的時候又給你希望,卻在你充滿希望的時候又讓你絕望;
中醫,當你走途無路求醫無門的時候它往往又能創造出點奇跡,而當我們盲目迷信崇拜的時候它的療效卻差強人意。
有人說:任何一件事都至少得花上10年的功夫方可入門,此話不假,但未必努力10年就有定會有所成就。
經曆10年的反複操練,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名成熟的股票操盤手,才可能有能力駕馭一支股票。
要想學好中醫,至少得做10年的心理準備,最後能否有點造化,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天賦了。
中醫大師葉天士臨終前是這樣告誡子孫的:醫可為而不可為,必天資敏悟,讀萬卷書,而後可借術濟世,不然,鮮有不殺人者,是以藥餌為刀刃也,吾死,子孫慎勿輕言醫。
當我們了解了大批大批中國受傷的股民,也有必要了解了解吳鞠通和黃元禦的從醫之痛了。
剛滿20歲的吳瑭因為父親的去世而深受打擊,以為父病不知醫尚複何顏立天地間,哀痛欲絕之際慨然棄舉子業而專事方術,進於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後有得,學了10來年的中醫但還是不敢輕易給人看病,又曆六年,終於著成名震天下的《溫病條辨》,但不要忘了,即使勤學苦研16年,作為一個如此抱負的人,對治病還是不怎麼自信,“不自信”三個字是他自己親口說的。
如果說吳瑭前後學醫長達16年是因為天賦平平的話,讓我們再來看看自負天下無雙的黃元禦。
甲寅之歲,公元1734年,剛過而立之年的黃元禦突患眼疾,左目紅澀白睛如血,誤服庸工毒藥而導致左目完全失明,長欲奮誌青雲以功名天下的理想從此斷送,痛定思痛後重新振作起來,生不為名相濟世亦當為名醫濟人,於是考鏡靈蘭之秘,詎讀仲景《傷寒》,然而,卻一字不解,遂乃博搜箋注,傾瀝群言,縱觀近古傷寒之家數十百種,歲曆三秋,猶爾茫若,仰鑽莫從,徒廢卷長噓。
歲月貿遷,時節如流,乾隆戊辰,公元1748年,曆三歲又十載,終使舊疑霧除,宿障雲消,蚌開珠霧,沙落金呈,遂成《傷寒懸解》一書,而後文思泉湧,著成黃元禦醫學全書十一部,不知被多少後世偏執之徒所膜拜。
10年的付出與等待,10年的挫敗與磨難,丈夫得失之際,非俗人所知也。
如果說10年是個坎,用10年作為時間軸的話,我母親的病,至少得用二個10年,甚至五個10年來劃分。
她的一生,是疾病纏繞的一生,也是富有頑強生命力的一生。
母親得病於少女時期,經曆了長達越20年的潛伏期,從她30多歲開始,問題一個接一個暴露了出來。問題雖然很多很複雜,但困擾她最讓她痛苦的是——眼疾。
最初,當時是九幾年,主要表現是眼睛癢,每天都會看到她在搓眼睛;10年後,二零零幾年,已變得非常嚴重,雙眼布滿紅絲,一天到晚流眼淚出眼屎,雙眼瞳仁邊緣冒出了帶狀翳膜,喉嚨抽火,整個人突然就瘦了,期間走遍本地所有醫院苦尋中醫名師,都徒勞無功,鄰裏鄉親怪異的眼神判斷著我母親壽命應該不長了;再曆4年,翳膜叢生,瞳仁潰爛,視物模糊,百屙叢生,人羸瘦不堪,流眼淚出眼屎這種小毛病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