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總體介紹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天氣蒙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天地雖開,暗淡無奇,乾坤晦暗。
又生二神,陰陽所化,男曰伏羲,女喚女媧。
伏羲見天地無色,日月無光。便於大地之上劃下兩道溝壑,成大河,曰錢寧河與通天河。二水彙流,引出支流眾多,水積則深,乃成白龍、湘雲二湖,二湖之水百轉千回,終入大海,乃為東海。
又見溝壑外泥土散布在大地之上甚醜,隆起成丘,遂成五嶽、兩界山、摩雲山、黑風嶺、六百裏號山、茅山、不周山。此五嶽,七山乃支撐天地之柱。
後女媧造人,周天之內便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此乃乾坤肇始,萬物之由來。五仙之中,稱神者居於天,故天去地九萬裏。而人鬼住於地,後乃有三皇五帝治世,一片欣欣之相,此地便是——南瞻部洲。小桑村
小桑村為緣起之地,正所謂“小橋流水人家”,便是小桑村最尋常之景,小溪蜿蜒,涉水而過,見水中魚從腿邊掠過;騎馬過橋,便聞聽馬蹄與木橋碰撞之聲。
村頭古舊牌坊桐油已盡落,裂開了歲月的痕跡,不知是何年月的界碑倒在青草之中,上麵雕刻的字早已被歲月磨平。
隨鄉間牧童笛聲前行,乃見大片農田,其間便有農家院落露出飛簷一角,若隱若顯。桃林之中,點點落英,風掠過後,滿天飛花,卻不知是天上還似人間……正所謂“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寧海縣
南瞻部洲其東,乃東海,去三十裏,有一好去處,名喚寧海。寧海又稱沙洲,因縣外南十裏皆是白沙,故名。縣北則為青翠草坡,名喚青牛坡。寧海為南瞻部洲名地,其縣內商賈雲集,特產織錦。
因盛產白磚石,故房屋多為白牆青瓦。縣中有河,乃錢寧河支流,曰靖海河。
四周山色與粉牆黛瓦皆映於河中,縣中青石小路點點碎落,高牆早已斑駁,卻也不知曆幾朝幾代。石塘縣
寧海去北五百裏,灄錢寧江而上,有縣名曰石塘。因居南瞻部洲其中,乃五穀興旺之地,故有“天下第一倉”之美譽。其北靠五嶽山麓,地勢各有高低,交錯溝通,奇興盎然。
石塘縣雖地處其中,卻別有一番邊塞小鎮之風。黃土官道直入城門,乃見黃土磚夯實高牆聳入雲霄,似要將一切不祥之物擋於其外。縣內高宅林立,皆為黃土之色,深宅大院與牌坊相映成趣,層層迭落,氣象萬千。
道路高低縱橫交錯,皆以石板鋪就,卻不知古來多少征戰沙場的慷慨之士從其上踏過。京城
石塘西北去二百裏,有關,名京門關,為古時拒抵蠻夷之所在。出京門,有道直通京畿。京畿者,居南瞻部洲其正中,有四塞之固。昔先王開業於此,而其民有先王遺風,好稼穡,務本業,故詩言農桑衣食之業甚備,有民十二萬戶。
京城麵三門,四麵十二門,皆通達九逵,以相經緯,衢路乎正,可並列車軌。十二門三塗洞辟,隱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右出入,為往來之徑,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別。
牆以灰色大理石料夯實而成,寬數十丈,高聳入雲。遠眺,但見宮牆娓娓,層巒疊嶂,正如阿房宮賦一般,“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相去十三裏二百一十步,相傳為魯班輸所造,工巧絕世。
京城最為華麗者,皇宮之所在也。用回二十八堅,前殿東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前殿曰路寢.見群臣處也。宮因六百裏號山以製前殿。山長六百裏,頭入錢寧河,尾達茅山,此也。金鋪玉戶,華榱壁璫,雕楹玉磶重軒鏤檻,青瑣丹墀,黃金為璧帶,間以和氏珍玉,風至其聲玲瓏也。錢寧河
昔日天地初開,肇祖伏羲見天地無色,杳無聲息,於大地之上劃下兩道溝壑。其一便為錢寧河。此乃南瞻部洲之龍脈,為皇家曆代所敬畏。大河水連湘雲州,接六百裏號山,向東直入東海,兩岸山川雄奇,河上商賈來往。河水進石塘,忽一日,成大漩渦,便不知道多少日月,實則有龍王居於此下,即為“龍門水府”。
本為石塘河伯之府,其近接“小江屯”,直東南方二十裏之喇叭溝、九曲灣、石溝洞一脈相連,止於錢寧水壩,皆為水府所轄。
府內碧波蕩漾,別有洞天,卻不是常人所能及,凡人隻有歎為觀止,宛如夢幻。葫蘆山
石塘東去五十裏,層巒疊嶂的山麓之中,有山名葫蘆山,此山鍾靈毓秀,風光綺麗,集奇峰、幽穀、神洞、秀水於一地,主峰曰葫蘆峰,居雲海之上,詭異邪險。
盤旋而上,身邊雲霧繚繞,雲濤翻滾,氣象萬千。身處山腰,可謂下窺白鷺,俯聞驚風。舉頭仰望,其間有數支天水緩緩瀉下,雲層之上複雲層,層層疊疊,日光乃由雲間罅隙直下,若利劍,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