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寶寶出汗多的現象
關於出汗多的現象是很多家長比較關注的內容,實際上寶寶尤其在1歲以內的寶寶,自主神經(調節內髒的神經)係統還是在成熟的過程當中,因此當他一有興奮的時候,第一表現就是出汗,其實這是一個自主神經係統發育不成熟的表現,而這樣的出汗一直可以到寶寶5歲。寶寶白天活動量大,代謝旺盛,神經係統的興奮性高,再加上寶寶的自主神經功能發育還不完善,轉入睡眠時,旺盛代謝過程無法很快降下來,所以體內大量的熱能會在短時間內以出汗的方式釋放出來。
3.寶寶睡覺不踏實是缺鈣嗎
寶寶睡覺不踏實的原因很多,如果睡覺前活動量大、睡眠環境不好(比如太熱或房間裏空氣不流通等),尤其是白天沒吃飽等都可能導致寶寶睡不好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寶寶6個月之後,單純靠吃奶已不能滿足營養需求,而此時添加的輔食如果較長時間停留在稀粥和掛麵湯上,會導致能量嚴重不足,一般夜間睡眠大多不太安穩。因此,出汗多、有枕禿、夜間睡眠不踏實的兒童不一定都是“缺鈣”或佝僂病。
4.正常肋緣外展與佝僂病肋緣外翻的區別
“肋外翻”是嬰幼兒佝僂病眾多體征之一,肋緣是指胸廓下方肋骨遊離部分即肋弓,嬰幼兒肋弓正常生理上就處於外展狀態,這時由於嬰幼兒呼吸以腹式為主,肋骨的前端向下移動而成斜位,這是因為肋間隙較小及膈肌較肋間肌強的緣故。因此,它是嬰兒胸廓發育過程的一種生理現象,不能稱它為肋外翻,更不應該和缺鈣及佝僂病相提並論。
佝僂病所致肋外翻常伴有發病早期神經係統症狀,病情進展可出現肌肉和肌腱鬆弛、嚴重的可致肌張力低下,受膈肌長期牽引收縮,造成肋弓緣上部內陷,形成肋軟骨溝,使肋骨外翻,這才是真正的肋外翻。此病理過程產生多見於1歲左右嬰幼兒。所以一周歲之內嬰兒的所謂“肋外翻”往往是肋外展,屬正常生理現象。
特別提示:佝僂病的準確診斷靠什麼
檢測佝僂病的方法很多,單靠做血液鈣檢測診斷佝僂病的方法不準確。佝僂病早期,血鈣和血磷一般不降低,嚴重時才會有血鈣和血磷下降,因此,血鈣和血磷測定,對佝僂病的早期診斷也沒什麼價值。目前臨床多采用測定血中的骨堿性磷酸酶,拍攝手腕部X線片或對大些兒童使用骨密度的方法來幫助診斷佝僂病,充其量也僅僅是一個參考。
一個有經驗的兒科醫生診斷佝僂病或其他營養缺乏症,一般都會根據寶寶的病史、臨床症狀、體征及化驗、X線檢查等來做出綜合判斷,而不是僅僅根據某一個臨床表現或化驗值的不正常就給孩子戴上佝僂病的帽子。寶寶的病史包括出生史,即出生體重、生長速度、喂養史,甚至媽媽在懷孕後的健康狀況也很重要。
一、常見問題
1.寶寶有枕禿,囟門也大,是不是缺鈣
僅僅憑這兩個很難說是缺鈣,要結合臨床來看,如果牙齒長出來了,動作發育良好,囟門大些也不必過於擔心,一般來說囟門是1歲到1歲半才閉合。枕禿是寶寶枕部頭發摩擦造成的,不是缺鈣專有的特征。寶寶不長牙齒,囟門又大,還需要了解寶寶的出生、喂養和生長速度等情況,然後看其他的體征,必要時還可以借助孩子手腕部X平片或骨密度檢查等,把這些都結合起來考慮再判斷是否患有佝僂病。
2.在室內隔著玻璃曬太陽有效嗎
給孩子補充維生素D應該從天自然獲得的方麵來考慮。鼓勵孩子經常到戶外去運動,去曬太陽,有的家長在冬季隔著玻璃讓孩子曬太陽,由於玻璃對陽光紫外線的阻擋往往起不到補充維生素D的作用。有的家長還有一個誤區,認為隻抱到外麵去就算曬太陽了,我們希望曬太陽的時候應當讓孩子的皮膚能夠暴露,如果孩子遮得嚴嚴實實的,那這個曬太陽的效果就不是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