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選擇你的應對方式
如果你默默地順從了孩子的這些挑剔習慣,你的孩子就不用費力地永遠做下去。如果你堅持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結果隻能是讓他認為這是一場重要的戰役,你是不會贏的。不要總是問他想要吃什麼,這個選擇給了他太大的權利,而以他的年紀還沒有能力去決定這麼大的問題。那麼你要做的就是保證所有的食物都是有營養的,讓孩子從通常會喜歡的幾種食物中任其選擇。
5.解決餐桌戰爭的方法
在餐桌上遇到戰爭時,首先你可以嚐試讓他離開餐桌,然後在幾個小時後規定的就餐時間再試一次。開始的時候先給他一些有營養的小吃,如酸奶和餅幹或水果。把這些小吃放在一個盤子裏,然後跟其他食物一起吃。不要盯著他看,也不要等著他吃。如果他仍然拒絕吃東西,幹脆就讓他暫時離開餐桌,而不要再去喂他。不要擔心,一個2歲大的健康孩子是不會讓自己餓著的,到了下一次正常的就餐時間,他應該就已經準備好吃飯了,但不要在兩餐之間不斷地給他各種小食品,以免影響他吃下一餐的胃口。
三、如何培養出健康的喂養行為
兩歲的孩子可能是一個挑食專家,他兩隻眼睛時時緊盯住你看。給他營養豐富的食物並且你自己也要好好吃飯,這是培養他良好的飲食習慣的最好方法。
1.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當遇到你不愛吃的東西,千萬不要當著寶寶的麵說“真難吃”之類的話,否則時間長了,你就會在無意識中給寶寶灌輸了這種思想,寶寶也會受你的影響,不愛吃這些食物。父母親對孩子飲食行為習慣的影響常常表現在身教上,孩子對食物的接受往往模仿父母或家中的其他成年人,久而久之,孩子便養成願意接受他所看到的成年人吃的食物的習慣。要知道,孩子不僅會學習你好的習慣,也會學你壞的習慣。
2.讓孩子參與進來
家長可以通過食物的購買、製作影響孩子的飲食行為和營養攝入,可帶孩子去超市買些各種式樣的蔬菜和水果等,也可讓幼童走入廚房,讓孩子在廚房幫忙,讓他看看煮著的土豆,如何用麵粉製作成麵團和麵片,找找在小包子餡中加的蝦米在哪?用了哪些原料?此時,你會發現孩子非常喜歡在廚房幫小忙,此時父母不要擔心他們弄髒或弄壞東西,例如倒水、剝菜葉、清洗蔬菜水果等。而且如果按他的組合方式做,他會更高興地吃,因為他認為這是他自己準備的食物。
特別提示:喂養人與孩子之間的積極互動
喂養行為不是單純的父母給孩子喂吃的,而是喂養人與孩子之間的互動,給孩子營造一個沒有幹擾的進食氛圍和良好的吃飯環境。家長要學會看懂孩子的饑餓信號,用積極的口頭或目光鼓勵孩子進食,這是一種精神上的交流。當不如意時,千萬不要著急,在吃飯時不要強逼孩子吃這吃那,無論孩子吃什麼,你都應覺得開心。父母讓孩子自己從餐桌上挑選他愛吃的菜肴,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食物給孩子吃。也不要因孩子挑食,而把吃飯的時間變成訓斥孩子的時間,影響全桌吃飯的情緒。
3.經常與孩子的照看者交流
如果你不能親自為孩子製作飯菜和親自給孩子喂飯,你就一定經常詢問孩子的其他照看人,孩子每天都在什麼時間吃飯及吃了些什麼?如果他的飲食結構不理想,同照看者討論一下這件事情。孩子們會從不同的照看環境中學到很多東西,況且孩子的飲食結構是有很大變化餘地的。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偶爾同孩子一起吃午餐。通過孩子的日常反應和精神狀況就可以初步判斷出孩子的喂養是否得到了改善。
一、常見問題
1.嬰兒需要吃蛋白粉嗎
蛋白粉主要由大豆提煉而成,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但不能作為嬰幼兒食品。一是由於嬰兒對營養的需求是複雜的,蛋白質隻是嬰兒所需的營養成分之一,蛋白粉不能提供全麵的營養。寶寶每日食物中的牛奶、雞蛋、魚蝦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般兒童很少缺乏蛋白質。二是嬰幼兒的各個器官都未發育完全,蛋白粉的蛋白質含量太高,很容易加重嬰兒的肝腎負擔,造成肝腎損傷。
2.兒童時期的“生長痛”
3歲或更大些的兒童時常出現的一種莫名的雙腿疼痛,他們白天蹦跳嬉戲,一刻也不停頓,卻經常於晚上出現疼痛,這種疼痛或許很輕微,可能是膝蓋,有可能是下肢的其他部位,可能痛到讓小朋友從睡夢中醒過來。經過家長或醫生的查找,往往找不出疼痛的原因。對於這一類的疼痛,經詳細問診及檢查,排除其他的可能性後,就可以考慮為生長痛。醫學上對這一種疼痛也沒有很好的解釋,隻知道一旦孩子長大後,這種疼痛就不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