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住中,具有高度自信的積極心態,是獲得成功的條件之一。當一個人將要進入一個全然未知的環境,自然會產生不安焦慮與恐懼的心理。人應該正視自己,收起心理上的膽怯,充分顯示自己的自信,你就會在社交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1樹立成功社交的信心
心理學家指出,增加自信,克服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有利於社交的成功。因此,在社交中一定要充滿自信,同時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習慣。具體來說,你應該這樣做:注視著對方的眼睛,主動和其握手;先主動開口,直接介紹自己;麵帶笑容,滿臉誠實;態度不卑不亢;盡可能使用幽默語言;不裝腔作勢;說話聲音要簡潔清晰;參加經營洽談,不要忘記帶名片;不要把名片隨隨便便甩給別人;不要接過別人的名片隨便一放;不要忘記客戶的姓名;要分析這筆交易本身有無成功的可能性,不要根據你對對方的印象來確定是否成交。
除此之外,我們要避免那些削弱自我信心的事情,並將這些麻煩和障礙盡早地解決掉,方法是:
永遠不要說“反正”與“畢竟”,它們是喪失鬥誌的兩大忌語;培植自信,使用肯定式的表現法最具功效;同樣的事實,如用肯定的語氣,則可以消除自卑感;凡是不利於自己的措辭可以省略或改用代名詞;逐漸把問題抽象化,可使討厭的事情變得不討厭;利用聯想遊戲,有助於忘記討厭的事情;如被否定的意象困擾時,應用動詞的方式表現自己;單位改變時,心理負擔的輕重也會有所變化;凡事要有最壞的打算。
克服自卑感的訣竅是把“我”想成“我們”;隻要一想到“天無絕人之路”,就能減輕對未來的恐懼;高估別人的優點,即等於忽視自己的優點;當你發現別人也具有跟自己相同的缺點時,就能從自卑感中獲得解脫;發現比自己優越者的缺點,無異可以增長自己的優點。
若碰到令人產生畏縮的勁敵,隻要能列出他與自己相同的共同點,自然就不會膽怯;如能發現對方的另一個身份,就不會有壓迫感;當你被對方的頭銜壓倒時,隻要想到在同樣的頭銜裏,也有最好與最壞的區別。
如把對方的討厭行為,假想為其他原因,則不會產生不快感;為了在強敵麵前不自卑,可將能力與任務交換考慮;在勁敵麵前,隻要有意識地采取不急的態度就好了。
當你快被對方壓倒時,最好搶先站立;要消除對方的抵抗感,不妨塑造共同的敵人;如要逃脫對方的壓迫感,不妨盯視對方身體的某一個部分。
即將失敗時,把可喜的結果視覺化,則可以增加信心;你在迷惑時,不妨回想當初的直覺;任何事情,隻要精通其中一件事,其他事也能迎刃而解。
破釜沉舟的做法,可以堅強自己的意誌;如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則對所有的事情都能產生持續力;經常事先為自己塑造一個“敵人”,就不會喪失鬥誌。
如果認為糟糕,請趕快想別的事,那麼瞬間也能使心情鎮靜下來;陷入不安時,不妨自問自答不安的理由;不安時,猛吃喜歡吃的東西,有助於充實氣力;如要消除棘手意識,就得去反複接觸,才會習慣;失敗後失望感的大小,取決於失敗後能不能自我解嘲。
此外,必須注意的是,有些人又容易過於自信。記住,過分的自信,便是自負。而自負卻是你獲得成功的敵人。因此,與人交往中,不要總是炫耀自己。自我表現欲會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也是一種淺薄的表現。那種因自己比別人強而“以我為中心”的人,往往會成為離群的“孤雁”。以下幾點必須牢記在心:
(1)知錯就改,不因所謂“自尊”而拒絕承認錯誤。
(2)自詡一貫正確的人,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並因此而疏遠這樣的人。
(3)承認自己錯誤不僅不會丟麵子,反而會因為你有自知之明而受到尊重。既然錯誤是難免的,與其讓別人批評,不如自己批評自己。
(4)讓別人感到他們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渴望變得重要,是人的天性。
(5)讓別人感到他們對你的重要性,使他們做人的需要得到滿足,這實際上也使你顯得很重要了。那些得到你尊重的人,會把你視為知己的朋友。
(6)克服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自卑是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映,它使本該美好愉快的生活一瞬間黯然失色,使巨大的潛力難以發揮出來。
(7)隻有那些把握自己的優勢,創造美好生活的人,才是值得自豪的。
(8)擺脫偏見影響,客觀評價他人。在與人交往中,切記不要以偏概全去評價別人。
(9)不要輕易懷疑別人。毫無事實根據地猜測別人,甚至把這種主觀臆斷傳揚出去是不道德的,這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事做多了,會失去別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