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就在細節當中,魔鬼也在細節當中。文章通過細膩的描述,勾勒了生活的真實況味與境遇的酸楚滋味,傳遞出了悲憫的情愫和渴望和諧的強烈期盼氛圍,更烘托出了我們所經曆的一切苦難與屈辱,就是我們自己的一筆最珍貴的財富的勵誌氣息。
——敬一兵點評
上帝會眷顧經過苦難洗禮的心靈,而從苦難中走來的人們一定也會格外堅韌、會更加明白生活的意義。
有個小男孩,臉上長著一塊黑色的胎記。胎記占了他左臉大部分麵積,男孩為此很是懊惱、沮喪——因為男孩常因此受到同齡孩子的嘲笑乃至欺淩。許多人甚至不敢和男孩成為朋友,他們看見男孩仿佛逃避瘟疫一樣,好像擔心胎記會傳染一樣。男孩很氣憤,也不願和他們為伍。於是男孩更加孤獨和苦悶。
男孩還記得有個孩子甚至改了當時的流行歌曲《小芳》的歌詞來嘲弄他,一幫調皮的孩子還跟著起哄。男孩恨不得和他們猛打一場,但無奈對方人多勢眾,男孩隻能強忍著,把眼淚流到了心裏。有一回,一個女生也“不識好歹”跟著起哄,這下男孩把積壓在心頭的憤怒全都潑灑在她身上,把這位女生打到流鼻血。打完以後,男孩有些後怕,不敢去上課,而躲到學校旁邊的一座廟裏,但結果還是被找到了。男孩反而被女生的家長教育了一頓,還說把人家打成這樣,要找男孩的家長算賬……
因為這可惡的胎記,男孩的童年生活有些黯淡——很多人聽過《外婆的澎湖灣》,很多孩子和外婆很親,但男孩卻很害怕到外婆家。因為自己是個“異類”,外公外婆對男孩的寵愛也很有限。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最讓男孩感到可怕的是外婆家有一位鄰居,每當男孩和媽媽剛到外婆家門口,這位鄰居就會用編好的順口溜來“迎接”男孩,男孩很討厭這個人,但也無計可施……
很長一段時間,男孩不敢輕易出門,他嚐試過用許多方法來去除胎記,但都無濟於事。比如靠近火堆來烤胎記、用洗衣粉加鹽巴來搓洗胎記、用清洗油漆的化學用品(清潔劑)來清洗胎記;男孩還從雜誌上看到有一些可以去除胎記的化妝品,他也不惜代價去買,結果也僅僅是去掉一層皮;男孩的姑媽們也曾費力地幫他家清洗牆壁上的黑色汙漬及蚊帳上黏附的蚊血,希望可以洗掉胎記。據說那是胎神附在那裏,把那些汙漬洗掉了,臉上的黑色也會慢慢淡掉,聽說這樣的方法很靈驗。但許多辦法都試過,可男孩臉上的胎記卻依舊那麼執拗地存在著,生命力超旺盛。當所有的努力都耗盡的時候,男孩有些心灰意冷,男孩甚至想過與其在世上這麼糟糕地活著,還不如死去。男孩甚至有些責怪自己的父母,為什麼要把這麼不完美的自己帶到這個世界來,讓男孩來活受罪……
男孩向他的爺爺傾訴了自己的苦惱。爺爺充滿疼愛地撫摸著男孩的頭說:這是貴人痣,上天將對你委以重任,有了這個標記,他們好方便從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你;男孩的叔叔也告訴他:不要把自己看成異類,它是你的標誌,要讓它成為你的注冊商標,相信它有一天會成為你的驕傲!你的成功會讓你的“標誌”熠熠生輝!
男孩記住了爺爺和叔叔的話。心裏難過的時候,他就用筆記錄下自己的心事。後來他逐漸迷上了閱讀與寫作,通過不懈的努力,寫作的道路越走越寬。沒有上過大學的他憑借自己發表過的那些文字被一家公司破格錄用了……他想告訴有同樣坎坷經曆的朋友:胎記其實可以是天使的吻痕、幸運的標記!希望你們也能振作起來,隻要自己努力,胎記也能被打造成光輝耀眼的“馳名商標”。這樣鍛打出來的“個人品牌”必將持久而充滿活力,因為上帝會眷顧經過苦難洗禮的心靈,而苦難中走來的人們一定也會格外堅韌、會更加明白生活的意義!
2009年3月31日清晨於昆明
“點評”看了這篇文章,我更相信這樣一句話:天堂就在細節當中,魔鬼也在細節當中。在文章裏,細節就是小男孩臉上長著的那一塊黑色的胎記。如何看待細節,如何認識細節,如何對待細節,這不僅是一個習慣和素質的問題,更是一個人性與情感的問題。文章通過細膩的描述,勾勒了生活的真實況味與境遇的酸楚滋味,傳遞出了悲憫的情愫和渴望和諧的強烈期盼氛圍,更烘托出了我們所經曆的一切苦難與屈辱,就是我們自己的一筆最珍貴的財富的勵誌氣息,確實不錯。本文還具有濃鬱的草芥氣息和大向度的意境,特別是行文靜謐厚實的特點,值得鼓勵!(敬一兵)
我會永遠銘記,是誰在我艱難的日子給我前行的力量!——良言一句三冬暖,讚美讓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