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文學為心靈之窗(1 / 1)

林軒鶴何許人也?——一位泉州作家、詩人。

初識軒鶴緣於泉州文友任劍鋒先生的推介。

他將軒鶴的《煮酒聽潮》轉贈給我,我把賞讀之後忽然很想見見作家,當時我就在泉州悅華酒店的工地上打工,那裏離泉州晚報大廈(林軒鶴供職於泉州晚報社)僅一箭之遙,作為文學發燒友的我決定去拜訪他。

第一次去沒找到他。過了幾天我又去找他,他送給給我兩本他的著作,並我簽名留念。因為當時有一個重要的會議要開,他答應我可以上他家裏找他。他給我留了地址、電話。

後來我還真的帶著習作上他雲穀小區的家找他,而且是在晚上。他到樓下去接我。到了他家裏,他拿出上好的茶葉泡了茶,還一杯又一杯地為我添茶,我真是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他帶上眼鏡,很認真地看我的習作,看得那麼認真,讓我都有些不忍心了,早知道他會這麼仔細看,我應該抄寫的更工整些……

他很誠懇地和我交流了看法,並指出其中的優點和不足,幾乎每一句都能戳到要害……

我還向他討教他是如何從一名文學青年到現在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他娓娓道來,其中有苦澀更有甜蜜,談起他的“中國係列”詩歌,他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的率真、豪爽也一覽無遺!

現在想來,當時真的很冒昧,我和他其實並不熟識,他居然帶我去他的家裏,如果我是心懷鬼胎的不良青年,那真是不敢想象,嗬嗬。

軒鶴對文學有著不懈的追求,一路走來,有詩在燦爛!他和他的朋友們在遙遠的海疆一隅,推動著充滿生氣的,而且是雄心勃勃的“文學運動”,“使那裏原先頗為寂寞的地方,充盈著文學和詩歌的熱烈”(謝冕語)。早在1981年(他18歲時),他就創作了相聲作品,並發表在泉州市藝術館主編的刊物上。上世紀80年代末,以崇武為圓心的惠安詩群開始崛起,軒鶴與他的文友們時常在家鄉的海邊煮酒聽潮,談文論詩,創作出許多好作品,其中較有影響的是“中國係列”、“教師係列”和“海洋係列”組詩。1988年,他的詩歌《中國磚》獲得《詩刊》等單位主辦的全國詩歌大獎賽一等獎;其後,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文學比賽中獲獎。如今,他已著有《滄海為鏡》、《風骨》、《煮酒聽潮》等3部個人作品集,在海內外報刊發表作品近800篇(首),作品入選《中國散文詩大係》、《福建省文學創作50年選》、《中國現代詩提綱》、《中國詩曆》、《散文詩精選(1993-1997年)》等作品集。

“文學是心靈之窗”,這是軒鶴給我的贈言,更是他自己的真實寫照!——文如其人!生活中的林軒鶴是那樣的真誠和平和,那樣的沉靜和執著,但他無時不在平靜中思索,思緒無時不在激蕩。難怪青年作家王傑峰說“林軒鶴,一隻飛翔在崇武海邊的鶴,一隻飛翔在刺桐古城的鶴,靜靜地感悟著人生”。

2006年11月8日下午於北京

如果沒有他這番話,我可能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也許依舊還是個文學青年,依舊漂泊在廈門的建築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