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三姑的背簍(1 / 1)

在網絡上看到一張名為《背柴的小女孩》的圖片,我忽然又想起三姑——也是這樣裝滿柴火的背簍、這樣薄薄的布鞋、這樣稚嫩的肩膀、這樣茫然無助的眼神……

記得那個時候,天剛麻麻亮,許多人還在夢鄉裏,三姑就要背著背簍,帶上“手笊”(一種用竹篾、柳條等編成的、用來抓草的農具),徒步兩三公裏到利洋山上去拾柴。三姑到山上的時候,鳥兒才起身唧唧喳喳地叫起來。

三姑一心想著能多“笊”點柴草,那黎明前的黑暗似乎不再恐懼,就連貓頭鷹的怪叫也都習以為常。天亮的時候,三姑已經背著滿滿一大筐的柴草回來了,她匆匆扒兩口“薯渣糊”又出去割豬草了。

其實三姑並不強壯,我真不知道她脆弱的肩膀是怎樣背起那沉沉的一筐柴草,就像扛起命運。

由於她的瘦弱,常常受到“天公仔”(調皮的壞孩子)的欺淩。有幾回,他們居然追趕三姑,把三姑嚇壞了。我不敢想象:背著滿滿柴草的三姑以怎樣慌亂的步伐奔跑……

三姑一生辛勞,還沒有享過清福。她家住了好多年老房子,好不容易蓋起新房,她也沒住上多長時間……

前年國慶節的時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在大姑家見到她。大姑家有點事情,三姑過來幫忙,那個時候我就感覺三姑很憔悴。大姑說三姑最近總是睡不著,我聽了心中隱隱有些不安,隻是沒有想到三姑就這麼黯然離去——而且是以我無法接受的方式,給生命劃上了休止符。我沒有想到柔弱的三姑會對自己這麼“狠心”,決然離開人間!——我甚至心存一絲僥幸,導致我連她最後一麵也未能見上。直到現在,見到表妹表弟,我的心裏還是有些膽怯,他們一定會怪我無情無義!

雖然此刻我身在異鄉,但是想起她不禁要黯然落淚。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和往年一樣去三姑家,但是卻再也不見我的三姑了!屋內的一切都是那樣熟悉,然而已是物是人非。姑丈哽咽著、強忍住淚水說:“大家趕緊吃菜,菜都涼了……”說完卻抹起眼淚來,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在朦朧的淚光中,我仿佛又看見三姑的身影——我喜歡幫她在廚房裏檢檢菜或是燒燒火。這樣的時候,可以和她嘮嘮家常,而她總是怕累到我。她總把家裏最好的東西拿來招待我們,卻還充滿歉意地說:“家裏沒什麼好吃的,將就著多吃點,要吃飽哦。”每當這時候,我總是告訴自己,將來如果混出點名堂來,一定不要忘了苦命的姑媽,她是這麼愛我們!可是如今她卻這樣匆匆地離去。

在我記憶中,三姑這一輩子都是在負重前行。貧寒的家境,又要蓋點房子,又要培養三個孩子,姑丈在外打工收入又很微薄,要操持這個家,有多麼不易可想而知!體弱多病的三姑總是責怪自己不能為家庭分憂,總希望可以去打點零工以貼補家用……

三姑啊,這回您該放下“背簍”好好歇一歇了吧?

“點評”三姑的背簍——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背簍,也許是三姑的背簍太過於沉重,才會離我們而去。三姑是我們的親人,所以我們才會心痛同情。是否我們在以年的生活中看到同樣背著同樣沉重的背簍的人,在力所能及之裏,盡量幫他或是她背上一背!(維子)

不禁又想起善良勤勞的三姑,怪這世間,這生活的無情。

音容依稀,卻已是深深烙在記憶深處的痛苦。

願三姑一切都好!(永輝)

這樣的場麵雖然平常,卻也無比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