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西北邊境的對外貿易口岸(2 / 3)

2.霍爾果斯口岸的經貿淵源和人文關係

霍爾果斯口岸早在隋唐時期就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驛站。從18世紀末開始就成為中國和俄國(蘇聯)的重要貿易通道。20世紀70年代後,對外貿易口岸因為中蘇關係惡化而關閉,直到1983年才重新開放。從1983年重新開放後到1986年,出入境的國際友人和探親訪友人員成倍增長。1986年比1983年翻了兩番,年進出口總噸位也由1983年的2.58萬噸增長到1986年的10.22萬噸。經過逐步發展,霍爾果斯口岸成為了新疆最大的公路運輸口岸,平均年貨運量50萬噸,旅客30萬人次。1993年3月1日又開通了烏魯木齊――霍爾果斯――阿拉木圖國際客貨直達運輸班車;1994年,出入境人員達到15.2萬人次,進出口貨物達到41.9萬噸,邊民互市近150餘天,交易額即達6420萬元,創彙600萬美元;2001年進出口貿易額3.1億美元,邊民互市全年出口貨物10萬噸,貿易額1.15億美元。邊民互市和旅遊購物貿易已成為霍爾果斯口岸對外貿易的一個熱點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截至2001年霍爾果斯口岸共計完成進出口貨物量278萬噸,入出境人員112萬人次。在霍爾果斯口岸設立邊境貿易區,將進一步促進和活躍出口貿易。

新疆與中亞地區有天然的民族、語言和習俗聯係,經過上百年的民間貿易和邊境貿易,建立了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通過霍爾果斯口岸開展更寬領域的中哈雙邊貿易,符合兩國邊境地區人民的意願,也符合兩國邊境地區政府的意願。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等國邊境地區軍事協定的簽署、邊境國界的勘定,有利於邊境地區的和睦穩定,將會促進邊境地區貿易的發展。

中亞地區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處女地,中國要進入該地區,必須建立中亞經濟圈新結構。近些年來,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對中國紡織、食品、電子產品等輕工產品需求量較大,並且有一定的依賴性,而其鋼材、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畜產品等也為中國所需。兩國間貿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同時,中亞市場是新疆邊境貿易區拓展的最大市場。中亞市場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國市場。中亞五國總麵積為399.4萬平方米公裏,東西長約3000公裏,南北寬約2000公裏,位於亞洲大陸中部,北鄰俄羅斯,西瀕黑海,南與伊朗、阿富汗毗連,東南與中國新疆接壤,總人口達5180多萬人。這是一個挖掘潛力很大的市場,無論是出口貿易,還是進口貿易,都會在對外開放不斷加深的形勢下拓展發展空間。以霍爾果斯口岸為依托,建立邊境貿易區,既有利於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又能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步伐。

基礎設施條件也是投資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投資者的主要投資導向之一,因而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要借鑒現有模式,完善其基礎設施和經貿功能,吸引國內外商家投資。

①基礎設施的完善:對於口岸已建成的設施按邊境貿易區規範化建設的要求進行改造,對尚未建立的區域(如:保稅倉庫、加工區域等)逐步建設到位,對尚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的基礎設施(如:道路、電力、排水、通訊等)配套建設到位。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借鑒西南邊境的邊境貿易區的做法,將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建成以“封閉管理、全區保稅、境內關外、貿易與加工並舉、綜合服務保障”為主要特征的規範的、功能齊全的、進出方便的現代化綜合性貿易區。

②經貿功能的完善:霍爾果斯邊貿區要以國際性交易市場的標準發展倉儲行業,加強業務的靈活性;加強商貿信息的接收和傳遞功能,爭取發展多種形式的貿易;建立和完善便於發展國際貿易的金融體係;打破單一的中轉口岸的功能,興辦與進出口相關的加工業。

③招商引資:口岸邊貿區要充分地利用國家為新疆提供的西部大開發項目資金支持;吸引東部沿海、國內外發達地區的商家參與邊貿區的建設;在國家統一政策的前提下,為民間投資和外商投資提供優惠的政策和寬鬆的環境;盡可能地利用一切可籌措的資金。

由於邊境貿易是一種國際貿易,因而要製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

①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不僅僅是新疆的開放區,它還是中國海陸雙向開放的西部出口,因此要加大政府磋商及參與力度。因建立騎跨式邊境貿易區,將涉及中哈兩國諸多方麵的問題,應將該項目列入中哈兩國地區間政府定期會晤的議事日程,盡早部署,積極磋商,並爭取兩國政府的參與和支持。由自治區政府和當地政府牽頭組織,成立專門機構,盡快研究製定建立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的具體方案,抓緊時間,抓住機遇,分步實施,興建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

②在建設邊境貿易區的同時,要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法律保障問題的同步研究。邊境貿易區建立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涉及到法律、法規的問題,這就需要組織有關專家研究製定邊境貿易區的一係列法律法規,以及研究對貿易區實行管理的機構設置和相關辦法、措施,積極為建區和管區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③由於霍爾果斯口岸作為中國向西陸路開放的窗口,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給予優惠政策。新疆應將設立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列入本區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項目,在財稅、資金等方麵給予傾斜,盡快出台海關、稅收、金融、財政、土地、投資管理等方麵的傾斜政策,支持邊境貿易區的建設和發展。

21世紀,一個由辦公區、倉儲區(含保稅倉區)、商貿區、加工區、金融區和綜合服務區等組成的,占地12平方公裏的新型的霍爾果斯邊境貿易區將出現在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邊境線上,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東聯西出”、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四)阿拉山口口岸的對外經貿

阿拉山口口岸位於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內。是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西橋頭堡。是中國西北地區惟一的鐵路、公路並舉的國家一類口岸。

1990年9月1日,江澤民親自為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北疆鐵路通車剪彩。1990年9月12日,蘭新鐵路北疆段與蘇聯的土西鐵路在阿拉山口與對方德魯日巴口岸間接軌。自此,這條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鋼鐵大道,架起了一條橫跨亞洲、歐洲新的經濟陸橋。

1.中國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的鐵路建設

阿拉山口口岸是中國與中亞、西亞和歐洲進行對外貿易的重要鐵路運輸口岸。1984年、1986年,中國國家計委下達計劃,進行複工建設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鐵路。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鐵路是蘭新鐵路的西段(或烏魯木齊至阿拉山口段),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1988年5月1日,新疆烏蘇至阿拉山口段開工,於1990年9月1日建成通車。9月12日,中國蘭新鐵路與蘇聯的土西鐵路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和蘇聯的魯日巴站接軌,新亞歐大陸橋宣告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