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他和好友席佩爾想去參加夏令營,他們的父母讓他們自己去籌錢,豐克再次想到了收集牲口糞,賣給那些有花園的家庭。開始並不成功,因為撿來的牲口糞沒曬幹,氣味奇臭。他們最後隻賣出了3袋糞,賺了不到20美元,這其中還包括一位好心的女士給的小費。不過,第一桶“金”為他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們的努力下,牲口糞生意越做越大。如今,這對“小老板”賣出了近26噸牲口糞。他們的銷售手段也頗為先進,大部分是通過網上賣出去的。
85.“反彈琵琶”巧生財
例1:19世紀中葉,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出現了一股淘金熱。小農夫亞默爾也做起了發財夢,離家淘金。亞默爾到達加州後,發現這一帶的礦山裏氣候幹燥,水源奇缺,找金人叫苦不迭。於是,亞默爾便幹起了賣水的行當。當許多人因找不到金礦而忍饑挨餓流落他鄉的時候,亞默爾“舍金求水”反倒成了一個小小的富翁。
例2:有位茶商到南方販茶葉,可等他到達目的地時,大吃一驚,原來當地的茶葉已被先到的商人訂購一空。“絕境”之下,他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逢生”之路,即刻將當地用來盛茶葉的籮筐全都買下。不久,當比他早到的茶商得意地欲將購買的茶葉運回時,才驚奇地發覺街上已無籮筐可買。此時,這位茶商拋出了事先購進的籮筐,“棄茶賣籮”使他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益。
86.從“賠錢”生意中賺大錢
例1:日本鬆戶市有一家創意藥局,老板名叫鬆本,他的經營策略就是從賠錢中賺錢。鬆本先生曾將當時售價200元的膏藥以80元賣出。由於80元的價格實在太便宜了,所以創意藥局連日生意興隆,門庭若市。由於他以賠錢的方式銷售膏藥,所以這種膏藥買的人越來越多,其赤字也越變越大。但事實上,整個藥局的經營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盈餘。因為前來購買膏藥的人,幾乎都會順便買些其他常規藥品,這些藥品當然是有利可圖的。靠著其他藥品的盈利,不但彌補了膏藥的虧損,同時也使創意藥局的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大大提高了藥局的知名度。
例2:河南有位開小飯店的王師傅,在做生意時,嚐到了“賠錢生意”的甜頭。他的飯店經營的是烙餅、麵食和小菜。王師傅定了一條規矩:凡是到他店裏來就餐的,烙餅免費,啤酒一律按批發價出售,而小菜則要收費。原來,上門吃飯的顧客要烙餅,而烙餅的特點是要卷菜,王師傅準備的小菜有20多種,顧客嚐了這種還想吃那種,這樣他的小菜賣得特別快。另外,喝啤酒的顧客也少不了要點零食下酒,於是他的花生豆、雞絲粉皮、涼拌黃瓜等小菜特別好賣。
87.乳酪裏的金幣
立頓是風行世界的立頓紅茶的開山祖師。立頓原本是位農夫,當他有了一點積蓄後,便開設了一家小雜貨店,販賣各種食品,因為善於做各種心理宣傳,小店逐漸建立起良好的聲譽,立頓很快就成了一個食品批發商。
有一年的聖誕節前,立頓為了讓自己代理的乳酪能夠暢銷,便依照歐美傳統——“如果誰在聖誕節前後吃的蘋果中有一枚6便士的銅幣,則表示他一年隨時都吉利如意”——想出了奇特的銷售方法,在每50塊乳酪中選擇一塊裝進一枚金幣,同時在街上散發傳單,加強宣傳並擴大聲勢,招徠顧客。
許多人獲悉後,在立頓的這種宣傳攻勢及金幣的誘惑下,紛紛湧進立頓乳酪的經銷店。此漲彼消,立頓的促銷手段立即招來了同行的聯合抑製,他們向有關方麵控告立頓的做法有賭博的嫌疑。
然而,聰明的立頓並沒有因同行的抑製與警察的幹涉而退卻,而是采取以退為進的方式在各經銷店門前張貼了這樣一則廣告:
“親愛的顧客,感謝大家享用立頓乳酪,如果發現其中含有金幣,請將金幣送回,謝謝你的合作。”
結果,不出立頓所料,顧客不但不退還金幣,還更加踴躍地前往購買乳酪。不久,警方認為這純粹是娛樂活動,便不再加以幹涉。可是,立頓的同行仍不罷休,他們又以安全理由要求當局取締立頓乳酪的促銷活動。
警方迫於壓力,不得不再次介入調查。於是,立頓乳酪又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由於警方又有新的指令,故請各位消費者在食用立頓乳酪時,注意裏麵的金幣,不可匆忙食用,務請小心謹慎,以免誤吞金幣,造成危險。”
立頓的這則廣告表麵上看來是應付警方及同行的抗議,實際上卻是一次更厲害的廣告妙招,從而使得其他同行在立頓的妙招下幾乎無還手之力,眼睜睜地看著消費者從自己的經營圈子中漸漸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