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學習愉快感的產生與培養(2 / 2)

這種快感是在他們戰勝自己企圖退卻的念頭後產生的,因此,他們對自己的聰明能力開始自信,同時變得能控製自己,在遇到困難時會去想辦法,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條件去解決問題。這時孩子的好勝心明顯增強了,開始對學習過程本身感興趣。他們開始廣泛涉及課外的知識,閱讀各種科普讀物,他們的這些舉動開始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他們有些人開始感到小學生的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開始對實用性的知識如天文觀察科技小發明等感興趣。

一般而言,具有這種快感主要以四年級以上的孩子為主。因此,教師在講課時,不要過早地告訴孩子講課中心和題目答案,這樣可以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使孩子體驗到發現的愉快;同時,教師講課不要重複,許多東西講一遍孩子就理解了,如果不懂,可以由他們自己思考或自己提出來。

教師在留作業時,往往要照顧大多數學生,這是必要的。但是為了能滿足有學習快感的孩子,教師在每次留作業時,要留幾道難做的選做題,並對做對的孩子給予表揚,引導各層次孩子努力學習,防止偏科。

自信給孩子帶來的快感,是孩子學習快感的最高層次了。他們不僅對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結果產生愉快的情緒,而且對整個抽象的學習活動也產生了快感。這種快感的範疇也擴大到人的智力和腦力活動的全部過程中。也就是說,無論何種形式的智力活動,都能給這種孩子帶來快感。他們會為從事智力活動、運用他們的智慧而感到快感。這類孩子智力水平很好,在班級中保持中等以上水平,學習成績一直保持不錯,有個性、獨立性、意誌力強,膽大,機敏,不畏權威;但謙虛、勤奮、懂禮貌,助人為樂等。他們往往有某項特長,如寫作、繪畫等。

這樣的孩子已十分了解自己的智力,明白隻要他們努力,是可以學好任何科目的。因此,這樣的孩子自覺性很好,各門功課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如果考試失敗,他們會尋找失敗的原因,不會因一次的失敗失去學習的信心。

這類孩子已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他們明白考試隻是檢查學習效果,要從考試中發現不足,這正是考試的目的。

這類孩子有很強的學習自覺性,完全不要父母的督促就能自覺地按要求做;這樣的孩子自尊心較強,父母要愛護他們的自尊心,不要對他們“狂想”的意見或見解進行譏笑或簡單的批評。否則,“父子”“母子”關係是不會好的。相反,如果父母尊重他們的意見,平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他們會與父母的關係密切,成為知心朋友,這樣的例子是常見的。

這樣的孩子往往抓住課本的中心問題下功夫,對一些簡單的需要死記硬背的東西往往認識不足,這是他們考試成績欠佳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較差的孩子都能解出的題目,他們反而因大意而考不好。父母要及時幫他們補全他們不重視的知識。

這些孩子能力強,渴望大信息量的知識,同時意誌力較強,父母可以引導他們進行一些需要很長時間的,有較大作為的活動。例如,進行天文觀測,進行科研製作或做各種小發明,采集動植物標本或組織每周、每月難題競賽等,讓他們有施展才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