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純音聽覺的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的音高差別感受性逐漸提高。有研究表明,大多數4歲孩子對有明顯差異的音高不能建立分化反應。5~7歲的孩子才能建立分化反應。這說明5歲之前幼兒的音高差別感受性較低,他們往往不能辨別語言發音上的細微差別,出現發音學習的困難。有些研究發現,5~6歲的孩子平均能在55~65厘米距離之外聽到鍾表的擺動聲,6~8歲的孩子則在100~110厘米之外就能聽到,說明6~8歲孩子的聽覺感受比年齡小的孩子提高一倍。孩子聽覺感受性在12~13歲之前一直在增長,但幼兒聽覺的個別差異很大。因此,孩子早期是發展聽力最有利的時機,應加強對幼兒的聽力訓練,尤其對那些聽覺感受性低的孩子來說更為重要。
②語音聽覺的訓練
在幼兒期,孩子的言語聽覺也在發展。有研究表明,4~7歲的孩子純音聽覺敏銳度比言語聽覺敏銳度高,兩者差別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小,說明言語比較複雜,幼兒能感知是詞的聲音,但分不出是語音。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差別減小,到幼兒晚期,幼兒可以分辨各種語音。
2.幼兒知覺的訓練
知覺是個體對客觀事物多種屬性的綜合整體的反應。整體性是知覺能力的重要體現。幼兒知覺的發展主要表現為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的發展上。
幼兒空間知覺的訓練
空間知覺是對物體的形狀、大小、距離(遠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覺。對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的知覺是對物體自身屬性的反應,距離和方位知覺則是對物體之間關係的反應。幼兒知覺的發展表現出以下特點:
①幼兒對形狀、大小的辨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強。有研究表明,3歲孩子基本上能按照實驗的要求從11種幾何圖形中找出與範例相同的圖象,5~7歲孩子完成的正確率高於3~4歲的孩子。有的研究還發現,幼兒對不同幾何圖形辨別的難易程度有一定的差別,由易到難的順序是:圓形——正方形——半圓形——長方形——三角形——八邊形——五邊形——梯形——菱形。3歲以前的孩子已能區分物體的大小,3歲以後的孩子判斷大小的精確度有所提高。
②幼兒對大小、形狀等知覺更多的依靠視覺、觸摸覺和動覺等協調活動,是多種分析器相互作用的結果。例如,幼兒在比較積木的大小時,4~5歲的孩子需要用手去摸積木的邊緣,逐個進行觸摸之後才能比較大小,做出判斷。大多數6~7歲的孩子則能憑借視覺直接判斷積木的大小,找出大小相同的。依據視覺和觸摸積木邊緣相結合來判斷大小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③幼兒方位知覺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一定的順序性。一般趨勢是:3歲孩子僅能辨別上下方位,4歲孩子開始能正確辨別前後方位,5歲孩子開始有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6歲能完全正確的辨別前、後、上、下4個方位,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的能力尚未完善。
可見,在教幼兒辨別形狀和大小時,應當根據年齡特點提出與之相適應的目標要求。組織幼兒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和遊戲,創造視覺、動覺和觸摸覺等共同參與的條件,有利於幼兒空間知覺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