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懟:怨恨。不才:沒有才能,沒有出息。數:多次,經常的意思。
〔52〕殆:通“迨”,及,等到的意思。
〔53〕之南園之石:把它鐫刻在南園的石上。
〔54〕禦:駕車。如皋:到水邊之地。皋,水邊的地方。曹操《步出夏門行》:“雲行雨步,超越九江之皋。”《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賈大夫惡,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禦以如皋,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
〔55〕獲雉:即注〔54〕《左傳》中賈大夫事。雉:一種鳥,也叫野雞。
〔56〕尚:希望之詞。
〔57〕新昌:屬江南西路筠州。
〔58〕豫章:漢代的郡名,唐時改為洪州。黃庭堅是宋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故山穀以豫章稱洪州。
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層次井然,富於理趣。“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普遍的人生態度。而“獨善其身”的最佳選擇,即是歸隱林泉,以朝雲暮雨洗滌心靈。文中所記之東郭居士,則將“樂於丘園”上升到一種哲學境界,引人深思。
黃幾複墓誌銘
此文寫於作者好友黃幾複卒後。黃幾複:黃介,字幾複,為山穀好友,卒於元祐三年(1088)。文章先略加介紹黃幾複,隨後選取黃幾複少年之時即有意於六經,能夠析理入微。他勤學深思,學有所成。文章隨後即選取其入仕為官後言“童政之禍”的事情,表現其洞析事理的才能。
吾友幾複諱介〔1〕。南昌黃氏有田西山下已數世〔2〕,不知其所從來〔3〕。父晝以天文經緯〔4〕,言人事畸耦如神〔5〕。幾複與其兄甲皆授學〔6〕,其父試以迎日〔7〕,求五緯法〔8〕,曰:“先得者傳焉。”甲以二日,幾複以十日。其父曰:“甲可世家〔9〕,介可為儒。”而二子皆以卒業〔10〕。
幾複年甚少則有意於六經〔11〕,析理入微〔12〕,能坐困老師宿學。方士大夫未知讀莊老時,幾複數為餘言:“莊周雖名老氏訓傳〔13〕,要為非得莊周,後世亦難趨入;其斬伐俗學〔14〕,以尊黃帝、堯、舜、孔子,自揚雄不足以知之〔15〕。”予嚐問名消搖遊〔16〕,幾複曰:“消暑如陽動而冰消〔17〕,雖耗也而不竭其本。搖者如舟行而水搖,雖動也而不傷其內。遊於世若是〔18〕,唯體道者能之〔19〕。常恨魏晉已來誤隨向郭〔20〕,陷莊周為齊物〔21〕。尺與海鵬〔22〕,之二蟲又何知,乃能消搖遊乎〔23〕?”其後十年,王氏父子以經術師表一世〔24〕,士非莊老不言。予戲幾複曰:“微言可以市矣。”幾複曰:“吾安能希價於鹹陽,而與稷下爭辯哉〔25〕!”
熙寧九年,乃得同學究出身〔26〕,調程鄉尉〔27〕,論民事與令不同而直,移長樂尉〔28〕,舉廣州教授〔29〕。嶺南人士承幾複講辭章句,聞所未聞,稍有知名者。改楚州團練推官〔30〕,知四會縣〔31〕。新興民岑探自言有神下之〔32〕,越俗鬼〔33〕,相傳數郡,推宗焉〔34〕。新州捕得探兄弟妻子係治,探欺野人言:“吾能三呼陷新州城。”不逞子及老弱從者以百數〔35〕,至城下,言不效,皆潰去〔36〕。而新州聲張,以為豪賊挾眾攻城。經略使遣將童政捕斬〔37〕,而官軍所遇薪水行商皆殺之〔38〕;亦檄幾複護槍手策應〔39〕。幾複察童政部曲多不法〔40〕,即自言:“經略司不隸將,下得以土丁捕賊〔41〕。”且言:“童政所效首級,莫非王民,仞已瘞之棺〔42〕,刳方娠之婦,一童政之禍,百岑探不足雲。”其後皆如幾複所言。用薦者,改宣德郎知永新縣〔43〕。幾複仕於嶺南蓋十年。故中朝士大夫多不識知。其至京師也,言均減二廣丁米事〔44〕,頗便民,諸公將稍用之,而幾複死矣!蓋元三年四月乙巳。
娶胡氏,四子。一男曰概。三女:長嫁梅州司理參軍王鎮〔45〕,次許嫁番禺王逵〔46〕,季尚小。幾複孝友忠信,可與同安共危,喜言天下奇士,胸次隗磊〔47〕,不以細故輕重人〔48〕。蚤與詩人袁陟遊〔49〕,亦工為五言,似韋蘇州〔50〕。其客死,逵調其棺斂〔51〕,又護其喪歸葬,請銘焉,逵聞義士也〔52〕,尚能保佑其嫠〔53〕。銘曰:
嗚呼幾複!信道以後時,見微而不戮〔54〕。啟予手足,子歸不辱〔55〕,西山之封,其倩所築〔56〕。太史司馬,實多外孫,女歸有子〔57〕,其似斯文。
〔1〕諱:封建社會中稱死去的帝王或尊長的名字時,用諱以示敬意,即不直乎其名,這種稱法也用於亡故的友人之間。《三國誌·魏書·武帝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
〔2〕西山:又叫南昌山。根據《輿地紀勝》記載,西山“在新建西,大江之外,高二千丈,周三百裏,壓豫章數縣之地。”
〔3〕不知其所從來:不知道黃幾複祖輩從何處遷來。
〔4〕天文:天象。經:即經星,也就是恒星。緯:即緯星,也就是行星。《史記·天官書》:“水、火、金、木、鎮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為緯。”
〔5〕畸耦:即奇偶,奇指命運不順,偶指命運順達。
〔6〕授學:跟隨父親學習。授即受,接受教育。
〔7〕迎日:即推測,推算。《史記·五帝本紀》:“獲百鼎,迎日推策。”
〔8〕五緯:即五大行星,即注釋〔4〕中所說的水、火、金、水、鎮五顆星。
〔9〕世家:即繼承家學。《漢書·賈誼傳》:“賈嘉最好學,世其家。”
〔10〕卒業:完成學業。卒,終、完、結束的意思。
〔11〕六經:即《詩》、《書》、《禮》、《易》、《樂》、《春秋》六部儒家經典。其中《樂》已亡佚。
〔12〕析理入微:指分析事理可以到十分細微的地步。
〔13〕“莊周”句:《莊子》被認為是闡發《老子》思想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14〕斬伐:即砍伐,引申為討伐,此處即用討伐之意。
〔15〕“自揚雄”句:揚雄的思想以儒家為本,兼取道家的思想,此處即著眼於揚雄思想的這種特色。
〔16〕消搖遊:即逍遙遊。《逍遙遊》是《莊子》開宗明義的第一章,是其哲學的最高境界。
〔17〕陽動而冰消:陽氣動則冰消。
〔18〕若是:就是這樣的。
〔19〕體道:領悟大道,得道。
〔20〕向郭:即魏晉時向秀與郭象注的《莊子》,他們認為萬物隻要自適其性則可以達到逍遙。向郭,即向秀和郭象。
〔21〕齊物:《莊子》中有《齊物論》,其中心思想是肯定人與物的特殊內容及其價值,作者從“道未始有封”出發,論證任何事物本無確定不變的是非標準,表達齊是非,齊彼此,齊物我,齊壽夭的內容。莊子反對認識的片麵性,但最後卻偏於相對主義。
〔22〕尺:一種生活在窪澤裏的小雀。海鵬:即大鵬。《逍遙遊》中寫鯤化為鵬,扶搖直上,將飛往南冥,被尺取笑。
〔23〕乃能消搖遊乎:它們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嗎?
〔24〕“王氏父子”句:熙寧八年,詔頒王安石《三經新義》於學官,成為錄取士子的標準。《三經新義》是對《周禮》、《尚書》、《詩經》重新闡釋,其中《周禮新義》為王安石所撰,其餘為王安石之子王及呂惠卿等撰寫。王氏父子即指王安石及王。
〔25〕希價鹹陽:《史記·呂不韋傳》中記載呂不韋集門客著《呂氏春秋》,並公布於鹹陽的城門一帶,“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稷下:即稷下學宮,其學士皆能言善辯,因齊國的臨淄有稷門,學宮設於此,故稱稷下學宮。
〔26〕同學究出身:宋代取士的錄取等第,有及第、出身、同出身等類,學究為諸科之一,次於進士科,主要是測試應試者對某一經書的義疏、訓注等方麵的能力。
〔27〕調程鄉尉:調任程鄉縣的縣尉。程鄉,屬廣南東路的梅州,為梅州的州治,即今之廣東梅州市。
〔28〕移長樂尉:調到長樂縣任縣尉。長樂,屬循州,在梅州西南。
〔29〕教授:為學官名,宋慶曆四年時設於州學,主要負責訓導考核學生。
〔30〕改楚州團練推官:改任楚州團練推官。楚州,屬淮南東路,治所在今江蘇淮安。團練推官,屬於寄祿官,僅示品級高低。
〔31〕四會:屬於廣南東路的端州。
〔32〕新興:為新州的治所,在端州南部。
〔33〕鬼:即祈求鬼神降福消災。古時南方荊楚吳越等地尚鬼神巫術,《淮南子·人間訓》中說:“荊人鬼,越人。”
〔34〕推宗:推舉岑探為首領。
〔35〕不逞子:為非作歹的人。逞,放任,放肆。
〔36〕不效:沒有效驗。皆潰去:眾人都四散而去。潰,散亂瓦解。
〔37〕經略使:為官名,總一路兵權與民政,由各路帥府的知州或知府兼任,但此官並不常置。
〔38〕薪水行商:打柴汲水的人以及行旅客商等。
〔39〕檄:用文書通告。策應:配合行動。
〔40〕童政部曲:童政的部隊及下屬。
〔41〕經略司:為經略使的官署。土丁:為鄉兵的一種,農閑時練習武藝,維持治安。
〔42〕:砍、削。瘞:埋祭品或屍體、隨葬物等。《漢書·武帝紀》:“祠常山,瘞玄玉。”
〔43〕用薦者:因此受到了推薦。宣德郎:為寄祿官名。永新縣:屬江南西路的吉州。
〔44〕丁米:即丁身錢。除四川以外,南方各路均每年按身丁征收錢米,此種製度雖間有罷除,但直至南宋仍極為普遍。北宋規定男子以二十為丁,六十為老,六十以後則不收丁米。
〔45〕司理參軍:每州掌獄訟審訴之事的官員。
〔46〕番禺:廣南東路以及廣州的治所,即今廣州。
〔47〕隗磊:胸懷坦蕩。
〔48〕細故:即瑣細之事。輕重:輕視與重視。按照文章的意思,此處為偏意複詞,指輕視人。
〔49〕蚤:通“早”。袁陟:字世弼,號遁翁,南昌人。慶曆六年進士,知當塗縣,官止太常博士。
〔50〕韋蘇州:即韋應物。《苕溪漁隱叢話》中引《王直方詩話》說:“世弼能為詩,慕韋應物,而遒麗奇壯過之。”這句話是說黃幾複與袁陟的詩風都似韋應物。
〔51〕調:操辦。
〔52〕聞義:《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聞義,即聞義而有所行動的人。
〔53〕嫠:指孤苦的人。沒有兄弟的人。嫠,沒有丈夫的人,即寡婦。
〔54〕見微而不戮:指不枉殺無辜。
〔55〕啟:視。歸:指死亡。不辱:得以善終。
〔56〕封:即墳墓上的封土。此指墳墓。倩:女婿。
〔57〕歸:即出嫁。《詩經·邶風·燕燕》:“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文章所選取的材料能夠表現黃幾複的性格人品以及學問操守,具有代表性。文章雖為墓誌銘,但在敘述之中飽含了對亡友的深情。
小山集序
此篇文章是山穀為晏幾道的詞集作的序。山穀在序中並不僅僅評介其作品,而是首先寫晏幾道的人品,由其人品寫到其作品。他雖為貴公子,但耿介獨立,赤誠真率,實為性情中人,其作品也是富有真性情的作品。作者並與自己相比,顯示晏幾道作品的格調之高,並從不同受眾的反映深化其作品的價值。
晏叔原〔1〕,臨淄公之莫子也〔2〕。磊隗權奇〔3〕,疏於顧忌,文章翰墨,自立規摹〔4〕,常欲軒輊人〔5〕,而不受世之輕重〔6〕。諸公雖愛之,而又以小謹望之〔7〕,遂陸沉於下位〔8〕。平生潛心六藝〔9〕,玩思百家〔10〕,持論甚高,未嚐以沽世〔11〕。餘嚐怪而問焉,曰:“我碕跚勃碦〔12〕,猶獲罪於諸公,憤而吐之,是唾人麵也〔13〕。”乃獨嬉弄於樂府之餘〔14〕,而寓以詩人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搖人心,士大夫傳之,以為有臨淄之風爾〔15〕,罕能味其言也〔16〕。餘嚐論:“叔原固人英也〔17〕,其癡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目〔18〕。曰:“仕宦連蹇〔19〕,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20〕,不肯一作新進士語〔21〕,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麵有孺子之色〔22〕,此又一癡也;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癡也。”乃共以為然。雖若此,至其樂府〔23〕,可謂狹邪之大雅〔24〕,豪士之鼓吹〔25〕,其合者,《高唐》、《洛神》之流〔26〕;其下者,豈減桃葉、團扇哉〔27〕?餘少時間作樂府〔28〕,以使酒玩世〔29〕。道人法秀獨罪餘以筆墨勸淫〔30〕,於我法中,當下犁舌之獄〔31〕。特未見叔原之作耶!雖然,彼富貴得意,室有倩盼慧女〔32〕,而主人好文,必當市購千金,家求善本,曰“獨不得與叔原同時”耶!若乃妙年美士,近知酒色之娛;苦節儒,晚悟裙裾之樂〔33〕,鼓之舞之,使晏安毒而不悔,是則叔原之罪也哉〔34〕!
〔1〕晏叔原: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為晏殊的第七子。
〔2〕臨淄公:即晏幾道的父親晏殊,封臨淄公。莫:通“暮”,指排行小,晏幾道排行第七,故稱暮。
〔3〕磊隗:即磊塊,即指磊落。權奇:指奇特不凡。
〔4〕規摹:即通常所說的規模。此處指文章的體製與格調。
〔5〕軒輊:指輕重高低。軒,指大夫以上乘坐的車子,又指車子的前高後低。輊,指車子前低後高。此處指批評、褒貶人。
〔6〕不受世之輕重:不受世人、世俗的指責、批評。輕重:指批評、指責。
〔7〕小謹:注意細微末節。望之:期望他。《管子·形勢解》:“是故其所謹者小,則其所立亦小。其所謹者大,則其所立亦大。故曰:小謹者不大立。”
〔8〕陸沉:比喻埋沒人才,語出《莊子·則陽》。
〔9〕潛心:即專心致誌地研讀。六藝:即六經,即儒家的《詩》、《書》、《禮》、《易》、《樂》、《春秋》。
〔10〕玩思:細心地研究、體會其中的道理。百家:即諸子百家。韓愈《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此處六藝與百家對舉。
〔11〕持論:即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沽世:即被人所用,以之求取功名。
〔12〕跚:即蹣跚,走路不穩,搖擺的樣子。勃走路一跛一跛的樣子。
〔13〕憤而吐之:即將胸中的積憤怨恨吐出。人麵:就像給別人的臉上吐口水,指觸犯別人。
〔14〕樂府之餘:指詞。唐·元稹《樂府古題序》:“備曲度者,總得謂之歌曲詞調。斯皆由樂府以定詞,非選調以配樂也。”
〔15〕臨淄之風:即指晏幾道的詞有其父親晏殊的遺風。晏氏父子均長於小令。
〔16〕“罕能”句:即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其詞之中蘊含的深意。味,即體味,體會。其言,指晏幾道所寫的詞。
〔17〕人英:即人中英才。英,即英華,英才。
〔18〕慍:生氣,慍怒。目:條目,此指原因。
〔19〕仕宦連蹇:指仕途不順,充滿了坎坷。連蹇:指命運艱難坎坷,不順暢。蹇,困苦,不順利。
〔20〕自有體:自有體製法度。體,指規矩法度。
〔21〕新進士:指新登科第的人。此指當時奉承新法、新學的投機的士人。
〔22〕孺子:即幼兒。
〔23〕樂府:指詞。因為詞最早是合樂歌唱的,是由古代樂府演變而來的,因此以樂府代指詞。
〔24〕狹邪:也作狹斜。即狹路曲巷,後指娼妓的居處。此處指其風流不羈的生活。大雅:《詩經》的一部分,《詩經》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大雅用來指純正的詩歌。此句說明晏幾道的詞雖風流豔麗但最終歸於雅正。
〔25〕豪士:豪傑之士。鼓吹:原為樂歌的名稱,由打擊樂與吹奏樂組成,聲情豪邁雄壯。鼓指打擊樂,吹指吹奏樂。
〔26〕合者:指符合標準的作品。《高唐》:指宋玉所作的《高唐賦》。《洛神》:指曹植所作的《洛神賦》。《高唐賦》和《洛神賦》均寫人神之戀。
〔27〕桃葉:即《桃葉歌》,晉·王獻之所作,相傳是送其妾桃葉渡江而作。團扇:指漢代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其詩中以團扇比喻自己。《桃葉歌》與《怨歌行》兩首詩都是情歌。
〔28〕少時:年輕之時。間:間或,有時。
〔29〕使酒:憑借酒勁而任性放縱自己。
〔30〕“道人”句:惠洪《禪林僧寶傳》卷二十六載法秀禪師對山穀的告誡之語:“汝以豔語動天下人淫心,不止馬腹,正恐生泥犁中耳!”
〔31〕我法:即佛法。法秀為禪師,故稱我法。當然山穀也篤信佛法,為佛門居士,故也可以稱我法。犁舌:即泥犁,為梵語的音譯,指地獄的意思。
〔32〕倩盼:指美麗動人的女子。《詩經·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33〕苦節:指節製欲望。也指艱苦卓絕,砥礪名節。儒:指容貌清瘦的老者。晚悟裙裾之樂:指晚年也體悟婦人之樂。裙裾,借指婦人。
〔34〕鼓之舞之:指貪圖歌舞享樂。晏安鴆毒而不悔:指安逸的生活如同飲了鴆毒但不後悔。鴆,指用鴆鳥的羽毛浸泡過的酒,鴆鳥的羽毛有毒,故酒也就有了毒。是則叔原之罪也哉:這難道是叔原的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