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革行政審批製度的基本思路(2 / 3)

2.落實任務,一個部門審批

除了明確職責,改多級審批為一級審批外,同一個審批項目,要變多個行政部門審批為一個部門審批。在西部大開發中,各級政府都要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劃清部門之間的職責範圍,把審批任務分解落實。每個審批項目,凡是由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都要確定由一個部門牽頭負責。申報審批事項的法人或自然人,把需要申報的所有材料,都統一報到該部門,由該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會商決定後,統一辦理。這樣,申報人就由原先跑多個部門變為隻跑一個部門,而審批事項,也由多個部門審批變為一個部門審批。

3.方便群眾,一個窗口審批

西部大開發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應該采取特事特辦的辦法,盡可能地精簡辦事的程序和手續,想方設法方便辦事者和人民群眾。因此,可以學習和借鑒一些地方近年來建設“政務大廳”的辦法和形式,搞一個“審批大廳”或者“審批辦公處”,政府有審批權的部門,都派人到這個大廳或辦公處,集中辦公,辦理有關審批的事項。這樣,既能從根本上解決原先辦理報審手續的人找不到審批部門的問題,審批部門之間也可以隨時商量和溝通有關事項,從而大大提高辦事效率。

近兩年,浙江省在一些地方建立審批中心,通過政府適當有效的管理進行集中審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們的經驗證明:一個窗口對外集中審批的辦法,在實踐中是完全可行的。

(三)堅持公開透明,進行量化程序審批

堅持公開透明是杜絕行政審批暗箱操作,防止行政審批發生腐敗的一條有效途徑。這方麵的改革,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做起:

1.對某些行政審批項目可以公開招標和拍賣

對那些有數量限製的或特許事項的審批項目,如:國家的大中型建設項目;政府的大宗采購計劃;黃金地段建設用地的審批等等,都可以采取這樣的辦法。行政機關通過公開招標、拍賣,讓符合特許條件和資質條件的申請人、投標人、競買人參加招標和拍賣。具體程序和方法,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要求進行。對全國統一條件和標準的個人資格認可事項,行政機關應該通過全國統一考試的方式,通知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參加公開舉行的資格考試,然後根據考試的成績和其他法定條件,擇優審定。

2.進行規範的量化排序審批

所謂量化排序審批,就是將人為的、主觀的審批轉化為客觀的、數量化的行政審批。具體方法是:將行政審批事項的條件、內容、要求進行科學的分解,使之成為一係列明確具體的指標。按這些指標所占的分量,確定每項指標的分數。然後合計出總分,根據總分高低排序,按分數決定是否批準。采取這種辦法,應該同時將申報這一項目的人數、審查批準的程序、每個申報人的得分情況等公布,供大家監督。這種辦法可以有效防止行政審批暗箱操作,有利於遏製審批權腐敗問題。

3.建立聽證程序

聽證程序實際上是一種監督程序,它是用製度的形式,確保監督能夠有效進行,從而使行政審批能夠公開、透明、公正地進行的一種好的形式。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為人民辦事的機構。從本質上講,行政審批權是人民賦予政府的行政權力,這項權力行使運用的情況,人民應該既有知情權,又有監督權。所以,除了法律、法規規定的事項及一些特殊事項不宜公開外,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均應通過聽證的形式,向申報人、申請人通報情況,從而促進和保證審批事項的公平和公正。

(四)審批與收費分離,清理廢止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行政審批的法律依據

根據國務院的要求,目前不少地方也在清理取消行政審批項目,但取消的絕大多數都是不收費的項目,而對收費的項目,大部分地方都以各種理由為借口,遲遲不想取消。所以,要真正解決行政審批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取消行政收費,並采取釜底抽薪的辦法,廢止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行政審批的法律依據,這樣才能使行政審批成熟和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