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亮安道:“有人有錢了喜歡買古董,有人有錢了喜歡蓋房子,也有的人有錢了喜歡遊山玩水,誰叫人家有錢呢?”
張知行道:“你說你曾經在他船上呆過兩個月,是真的嗎?”
孫亮安道:“是真的,那年我到安徽辦事,半路被人伏擊,受了重傷,逃到淮河邊,還好上了他的船,才逃得性命,後來還在船上養了兩個月的傷。”
張知行道:“如此說來,他還是個頗講義氣的人物咯?”
孫亮安道:“想來也是,他是生意人,講究和氣生財,隻要落難的朋友碰見他的船就算是碰到救星了。”
張知行道:“哪天我有了錢,便也到處去玩,把各個地方最好吃的東西都嚐一遍。”
孫亮安笑道:“你就記掛著吃,金陵的佛涎居不就各地的美食都有嗎,還用得著跑那麼遠去吃嗎?”
張知行道:“你知道佛涎居的菜有多貴嗎?而且各地的名菜隻有在當地原汁原味的做出來才好吃。”
孫亮安道:“沒看出你是個那麼講究的人。”
張知行道:“師兄,你難道不知道講究最講究的就是講究的時機嗎?這走鏢路上,難道還能跑去吃山珍海味嗎?”
孫亮安笑道:“看來過不了幾年,你這嘴上功夫可就要超過手上的功夫了。”
二人這幾日奔波操勞很是辛苦,得了這個餘暇便說笑一番。此時安在宥在船頭上喊道:“諸位,東西已經都搬上來了,請上船吧。”
到了船上,安在宥在正廳設宴招待,席間擺滿了河鮮:紅燒鯽魚,清蒸鱸魚,油燜蝦,扇貝,擺在正中的卻是蒸甲魚,他舉杯道:“在下常年呆在船上,別無他物獻客,隻有河裏撈著什麼就給諸位吃什麼了,還望諸位莫怪。”
連心平道:“安先生,你說你常年在船上,難道你到哪兒都是坐船嗎?”
安在宥道:“那倒不是,不過隻要能坐船去的地方,我就坐船去,比如這次,我從京城出來,便順著大運河南下,到了聊城,再轉而進黃河,若是我要去江南,也是一樣,順著運河便可到揚州,再轉一下,便又可以進長江。隋煬帝修了這條運河,無怪要讚他‘共禹較功不論多’啦。”
李嶠道:“安先生,你是大通寶號的大掌櫃,按理應當忙的很,怎麼還能到處遊玩呢?”
安在宥笑道:“我年紀也不小了,再在帳房裏算帳,怕是算不了幾下就頭暈眼花了,但既然拿了孟老板的工錢就得替他幹活。於是我便討了這份閑差來,就是到各地去看看。”
李嶠道:“看什麼?”
安在宥道:“看看收成,比如江南的桑樹今年長得怎麼樣?雲貴一帶運木材的路通不通順?連秦淮河上的姑娘們長得好不好看,我也要去探查一番。”
張知行道:“安先生,這樣的好事,下次我若得閑,你帶上我吧。”
孫亮安聞言瞥了他一眼,心想:這個人的臉皮真是越來越厚了。
安在宥道:“好啊,不過你是第十二個跟我講這句話的人,可惜啊。”
張知行道:“可惜什麼?”
安在宥道:“可惜前麵那十一個到現在,一個都沒得閑。”
眾人聽了無不大笑,魏九刀道:“還是那句老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大家正在談笑,忽然聽見了‘砰砰砰’數聲響,一個家丁模樣的人闖了進來,道:“安掌櫃,有船在前麵把我們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