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師範大學孫雪雷
回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3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持續發展的30年。這30年中,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綜合國力大大增強,發展變化可謂是說不盡道不完。總結改革開放30年的曆史經驗,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所取得的一係列重大成就都離不開思想的解放,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新的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不斷發展、開放的理論體係,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在祖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的生機,給我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福祉,隻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社會主義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可以看出,黨把解放思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把解放思想作為一切事業的先導,並對解放思想的偉大意義作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的新論斷,這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仔細思考、準確把握。
1978年,“四人幫”被粉碎已兩年,但是“兩個凡是”阻礙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毛澤東同誌的話被認為是“最高指示”。因此,人們不敢否定十年“文革”,不敢從實際出發去尋找、開辟新的道路。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被提出後,經過了廣泛的大討論,人們才弄清了“兩個凡是”的錯誤。鄧小平同誌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被視做第一次解放思想運動的動員令。緊隨其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變了毛澤東製定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黨的基本路線,強調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擺脫了過去僵化的思維方式,破除了個人崇拜,實現了思想的大解放,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曆史新時期。其後經過了十餘年的發展,人們的思想又有了新的阻礙,有些理論家、政治家說什麼引進外資就是引進資本主義,把改革開放說成是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體製的一係列認識和實踐問題困惑著人們,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了。1992年春天,鄧小平在南方考察期間發表了一係列極為重要的講話,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論、“三個有利於”的標準、計劃和市場都是手段的論斷、大膽地試大膽地闖的實踐要求,推動了黨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這廓清了“姓資還是姓社”的迷霧,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使人們的思想又一次得到了大解放,重新奏響了改革開放繼續前行的號角。
30年時間匆匆而過,而今我們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曆史起點。30年來的巨變與成就鞭策著我們繼續前行,與此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路途上出現了新的階段性特征,遇到了新的矛盾、問題和挑戰。經濟快速發展,而配套的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卻滯後;城鄉之間各區域之間在各自進步的同時,差距繼續存在,不平衡的問題仍突出;經濟總量大,但粗放型的發展方式還未完全改變,仍然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低效益現象;環境資源雖得到了一定的保護,但土地資源浪費、空氣汙染等情況依然令人擔憂。此外,一些領域和地方的腐敗現象嚴重,社會風氣不好,缺少民主法製觀念,這些都製約著經濟和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上述種種,是我們改革進程中必然會遇到也是亟待突破和解決的焦點難點,不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們的事業必將受到影響和阻礙。
如何解決?怎樣才能找到切實的出路與對策?唯有先解放思想。因為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新時期,新的階段性特征,我們要發揮解放思想這個法寶的巨大作用,將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繼續解放思想,那麼我們能否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繼續使用好這一大法寶,認識和把握好解放思想的相關問題對我們而言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是我們應該整體上來把握什麼是真正的“解放思想”。什麼是解放思想,是不是隨便的一個新想法、新思路、新舉措都可以稱為“解放思想”?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知道解放思想是一項嚴肅的事情,如果任意的想法都能以之命名的話,那麼我們的思想解放就會失去指向性、明確性和嚴肅性。作為我國進入改革開放之後就反複使用的一個政治概念,從最基本的含義上看,解放思想就是社會主體主動解除各種因素對自身主觀世界的束縛,在以實事求是為準繩的基礎上,達到思想認識的升華,進而在行動上自覺促進社會實踐的進步。解放思想絕不會是小打小鬧,小修小補,而是一種具有質的飛躍性的思想認識上的進步,是圍繞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思想理論問題,辨別是非,突破那些已經僵化的不適合當前社會的舊思想、舊理論、舊模式的束縛,為開創新的局麵掃除障礙。正如我們前麵談到的兩次解放思想運動,一次是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一次是關於結束“姓資姓社”問題的爭論,都是最為典型的具有質的飛躍性的解放思想運動,都是在國家全局層麵上進行的。而一些地方重提“關注民生,突出解決就業、教育、醫療問題”,“在環保問題上實行一票否決”,等等,這些問題雖然都是極其重要的,是需要花大力氣去做好做實的,但都是已有思想策略等的細節補充,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創新等級和層次,所以給它們冠以“解放思想”的帽子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