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公至自伐秦。
冬,葬曹宣公。葬時,正也。
◇成公十四年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莒子硃卒。
夏,衛孫林父自晉歸於衛。
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鄭公子喜帥師伐許。
九月,僑如以夫人婦薑氏至自齊。大夫不以夫人,以夫人非正也。刺不親迎也。僑如之挈,由上致之也。
冬,十月庚寅,衛侯臧卒。秦伯卒。
◇成公十五年
十有五年春,王二月,葬衛定公。
三月乙巳,仲嬰齊卒。此公孫也,其曰仲何也?子由父疏之也。癸醜,公會晉侯、衛侯、鄭伯、曹伯、宋世子成、齊國佐、邾人,同盟於戚。晉侯執曹伯歸於京師。以晉侯而斥執曹伯,惡晉侯也。不言之,急辭也。斷在晉侯也。公至自會。
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鄭。
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月卒日葬,非葬者也。此其言葬,何也?以其葬共姬,不可不葬共公也。葬共姬,則其不可不葬共公何也?夫人之義不逾君也,為賢者崇也。宋華元出奔晉。宋華元自晉歸於宋。宋殺其大夫山。宋魚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高無咎、宋華元、衛孫林父、鄭公子鰍、邾人,會吳於鍾離。會又會,外之也。許遷於葉。遷者,猶得其國家以往者也。其地,許複見也。
◇成公十六年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雨而木冰也。誌異也。《傳》曰:根枝折。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鄭公孫喜帥師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晉侯使欒黶來乞師。甲午晦,晉侯及楚子、鄭伯戰於鄢陵。楚子、鄭師敗績。日事遇晦曰晦。四體偏斷曰敗,此其敗則目也。楚不言師,君重於師也。楚殺其大夫公子側。
秋,公會晉侯、齊侯、衛侯、宋華元、邾人於沙隨。不見公。不見公者,可以見公也。可以見公而不見公,譏在諸侯也。公至自會。公會尹子、晉侯、齊國佐、邾人伐鄭。曹伯歸自京師。不言所歸,歸之善者也。出入不名,以為不失其國也。歸為善,自某歸次之。
九月,晉人執季孫行父,舍之於苕丘。執者不舍,而舍,公所也;執者致,而不致,公在也。何其執而辭也?猶存公也。存意,公亦存也?公存也。
冬,十月乙亥,叔孫僑如出奔齊。
十有二月乙醜,季孫行父及晉郤犨盟於扈。公至自會。乙酉,刺公子偃。大夫曰卒,正也。先刺後名,殺無罪也。
◇成公十七年
十有七年春,衛北宮括帥師侵鄭。
夏,公會尹子、單子、晉侯、齊侯、宋公、衛侯、曹伯、邾人,伐鄭。六月乙酉,同盟於柯陵。柯陵之盟,謀複伐鄭也。
秋,公至自會。不曰至自伐鄭也,公不周乎伐鄭也。何以知公之不周乎伐鄭?以其以會致也。何以知其盟複伐鄭也?以其後會之人盡盟者也。不周乎伐鄭,則何為日也?言公之不背柯陵之盟也。齊高無咎出奔莒。
九月辛醜,用郊。夏之始,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蓋不可矣。九月用郊,用者不宜用也。宮室不設,不可以祭;衣服不修,不可以祭;車馬器械不備,不可以祭;有司一人不備其職,不可以祭。祭者薦其時也,薦其敬也,薦其美也,非享味也。晉侯使荀?來乞師。
冬,公會單子、晉侯、宋公、衛侯、曹伯、齊人、邾人伐鄭。言公不背柯陵之盟也。
十有一月,公至自伐鄭。壬申,公孫嬰齊卒於貍蜃。十一月無壬申;壬申,乃十月也。致公而後錄,臣子之義也。其地,未逾竟也。
十有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邾子貜且卒。晉殺其大夫郤錡、郤犨、郤至。自禍於是起矣。楚人滅舒庸。
◇成公十八年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晉殺其大夫胥童。庚申,晉弑其君州蒲。稱國以弑其君,君惡甚矣。齊殺其大夫國佐。公如晉。
夏,楚子、鄭伯伐宋。宋魚石複入於彭城。公至自晉。晉侯使士匄來聘。
秋,杞伯來朝。
八月,邾子來朝。築鹿囿。築不誌,此其誌何也?山林藪澤之利,所以與民共也;虞之,非正也。己醜,公薨於路寢。路寢,正也。男子不絕婦人之手,以齊終也。
冬,楚人、鄭人侵宋。晉侯使士魴來乞師。
十有二月,仲孫蔑會晉侯、宋公、衛侯、邾子、齊崔杼,同盟於虛朾。丁未,葬我君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