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婦人被確診患了絕症,醫生說她隻能活半年時間,這位婦人十分痛苦。醫生於是建議她嫁給一個經濟學家,婦人奇怪地問:難道經濟學家可以治好我的病嗎?醫生說:不是的,但是你如果與經濟學家結婚,就會覺得半年也是十分漫長的。
這則杜撰的小故事意在說明經濟學的枯燥乏味。事實上,經濟學就在我們身邊,讀懂隱藏在表象背後的經濟學道理,不僅有趣而且有用。以經濟學的視角重讀流傳千百年的古老寓言,會發現“機會成本”、“邊際效用”、“信息經濟”、“博弈經濟”等經濟學名詞的身影。
寓言與經濟學的“聯姻”,聽起來荒誕不經,但事實上經濟學將會為我們展現另一番奇妙的寓言世界。寓言是什麼?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蘊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經濟學是什麼?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係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曆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在寓言和經濟學的不同表述方式背後,體現了相同的道理。寓言通過隱喻反映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經濟學用邏輯推理或數學工具分析人類行為。寓言用原始質樸的方式表現了經濟學中的許多深奧道理,經濟學用現代精密的方式再現了寓言中的許多簡單道理。寓言和經濟學是共通的。
寓言的特點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讓經濟學搭上寓言故事的“便車”,無疑使經濟學更具大眾親和力。一則有趣的寓言常常是一個繁複的經濟迷宮的引線。如通過布利丹毛驢在兩堆幹草之間奔走而無從選擇,最終餓死的寓言故事,向我們清晰地解釋了“機會成本”的概念。通過寓言故事學習經濟學,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學習經濟學的捷徑。
中外曆史流傳下來很多經典寓言。早在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經常采用寓言闡明道理,保存了許多當時流行的優秀寓言,如《畫蛇添足》、《秦士好古》、《穿井得人》等。世界各國的寓言作品也很多,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百喻經》、《拉封丹寓言》等。這些優秀的寓言故事中,蘊涵著豐富的經濟學道理。
本書通過講述家喻戶曉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展示給大家,使讀者在閱讀風趣生動的寓言的同時,了解當代經濟學的許多深奧道理。
全書以一個寓言闡發一個經濟學觀點的方式打造輕鬆有趣的閱讀途徑,在趣意盎然的情節中折射深奧的經濟學原理,讓高深艱澀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經由寓言學習經濟學,通過經濟學重讀寓言,這是不一樣的經濟學,這是不一樣的寓言,相信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