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暗藏的線索(2 / 3)

而鄭承也在不久之後,被外放到江北為官。

這個結果,幾乎是在意料之中的,無人作疑。

後來,發生了那件案子,寧國府和林家敗落,先帝亡故,荷華宮大火,一連串的混亂過後,楚京終於平息下來。

從江北回來,一直在戶部任職的鄭承,於此案一年後,官升右丞,深得新帝信任,被朝野上下譽為“賢臣”。

“在查鄭承的時候,偶然間還發現了一件關於聞賢書院的一個傳言,因難以證實,故而隻是同我提了一嘴。”沈雖白道,“在鄭承入聞賢書院之前,曾有一位學子不知因為什麼,被逐出了聞賢書院。聞賢書院素來禮賢八方有識之士,這似乎是唯一一位被趕出書院的學子,名諱不詳,出身不詳,似乎並未在書院待多久,故而如今也沒什麼人記得他了。”

顧如許點了點頭,看了他一眼:“信你都看過了?”

他點了點頭。

聞言,她便將信揉作一團,丟進了爐子裏燒幹淨了。

“另外,將影那邊似乎也查到了一些事,晚些時候,我們與他在慧明齋見上一麵。”他道。

“好。”

“自你昨夜看過寧國公的親筆信之後,便一直心事重重。”他瞧著她的眉頭,不在人前時,總是擰在一處。

顧如許歎了口氣:“我隻是沒想到先帝和我爹,還留了那種東西。”

她昨日已經看過那封信中的內容,她爹寫這封信的時候,想來已經料到了自己無力回天,便將之後的事都托付給了她,在天牢中,安排劍宗的人帶她離開,看來也都是一早就想好的。

那日在天牢中,師父帶人前來,說隻能帶一人離開,爹娘和兄長便決定讓她隨師父走。她自然是不肯獨自偷生的,爹娘便騙她說待她安然回到雲禾山,他們自會想辦法查明真相,揪出真凶,待一切平息,再去接她回家。

她依舊為難,兄長在牢中撿了四根稻草,告訴她其中一根做了記號,她若是抽中了,便要乖乖跟師父離開這。

她抽了——可是她直到後來才曉得,那四根稻草,其實每一根都做了記號,無論她抽哪一根,都要離開那裏。

信中提到了兩枚護國令和另一道遺旨的線索,其中一枚護國令交給了劍宗,另一枚則給了她兄長,如今兄長已死,那枚護國令也跟著下落不明,她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而需要兩枚護國令才能得見的另一道遺旨,在她外公司筠手裏,以外公的性子,不見護國令,是不可能交出遺旨的。

司筠的下落她已經查出來了,這些年他一直被軟禁在儒林閣中,長公主應是已經與他見過麵了,眼下尚無性命之虞。

她不知另一道遺旨上寫了什麼,不過司菀和裴君懷既然那麼想要,想必提到了要緊的事,或許對於她和蘭舟而言,能幫上忙。

不過她也不會將希望寄於一道從未見過的遺旨上,畢竟她和蘭舟的計劃裏,並無這件東西,若於他們有利,順勢去尋一尋也無妨,不過並不急於一時。

隻是爹既然在信中提及,總是要想法子找出來的。

此事最好還是和蘭舟長公主他們想必還不曉得,須得找個機會商議一下。

午後,趁著鄭承尚未回府,顧如許喬裝之後,與沈雖白分頭從正門和偏門離開了鄭府,在慧明齋二樓雅間碰麵,沒多久,嶽將影也如期而至。

他似乎剛從軍營中回來,還沒坐下就先灌了三杯茶。

“那怒圖皇子可真能折騰人!一會兒要聽中原的戲,一會兒又要看市井的雜耍,本世子跑得腿都要斷了!好不容易才把人勸回了驛館……”

聞言,沈雖白笑道:“你眼下可是擔負重任,若是招待不周,日後怒圖和大周的關係,可就難說了。”

“一個關外部族也敢擺譜?要本世子說,交好是大周給的臉麵,膽敢造次,打回去便是!”

顧如許嗤笑一聲:“如此氣勢,看來往後大周邊境,就要靠嶽世子鎮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