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積寒(2 / 3)

“外祖手中有一件司菀做夢都想拿到的東西,她怎麼舍得讓線索就這麼斷了。”蘭舟冷笑,“外祖不僅是太子太傅,亦是父皇的帝師,父皇信賴他如心腹,甚至在寧國公和林相國之上,許是隱隱感到終會有防不勝防的一日,父皇留下的遺旨其實有兩道。其中一道,已經在司菀手中,那原本是傳位與我的旨意,陷害了我母後之後,因外臣私通後妃這莫須有的罪名,我的身世也順理成章地遭到懷疑……”

此事裴瑛也知曉。

當年憑那幾個宮人以及鄭承的證詞,以及在荷華宮搜出的,與寧國公一模一樣的荷包後,宮中流言四起,甚至傳到了市井中。

司菀將裴瑛請到泰和殿,與他滴血認親,驗明正身。

然而,那兩滴血,竟並未相融。

他相信寧國公的人品,也堅信母後絕不會做出對不住父皇的事,阿昭也覺得此事另有蹊蹺,但在當時的泰和殿中,兩滴無法相融的血,卻成了他與母後的催命符。

“荷華宮大火,我與玉屏姑姑逃出了宮,裴君懷便順利地成為了大周國君,那道遺旨實則無用。按理說我的身份已不足以令人信服,裴君懷大可在龍椅上高枕無憂,然司菀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來刺殺遠在江湖,甚至可能隻是一場巧合的我和阿昭,憑她如今的地位,為何會怕我和阿昭還在人世,為何還留著外祖性命,五年來將他軟禁在儒林閣——她怕的,正是那另一道不知被藏在何處的遺旨。”

裴瑛震驚地看著他:“竟有這等隱情……父皇突然殯天,我隻知有一道聖旨,卻不知父皇還留了一道。難道那遺旨,竟在司太傅手中?”

蘭舟點了點頭:“另一道遺旨,父皇是幾時交給外祖的無人可知,當今世上,恐怕除了外祖,沒人曉得另一道遺旨藏在何處,恐怕外祖正是以此為要挾,讓司菀無可奈何。”

“這另一道遺旨究竟寫了什麼,司太後竟如此忌憚?”

“自然是能動搖大周朝局的東西。”蘭舟道,“這道遺旨,需得集齊兩枚護國令,外祖才會交出。”

聞言,裴瑛沉思片刻,道:“護國令一分為二,一枚在寧國公手中,另一枚本該在宮中,但聽聞五年前,兩枚護國令皆不知所蹤,這些年一直沒能找到。”

“寧國府的那一枚,早已送到蕪州犀渠山莊,種種緣由,而今我已拿到手。”他從懷中摸出那半枚護國令,這是臨行前阿昭交給他的,她作為胡姬混入怒圖車隊,帶著此物實在招搖,若是被人察覺,後果不堪設想。

見到護國令,裴瑛麵色一驚,拿在手中細細端詳了片刻,確信的確是真物。

“這些年費盡心思也隻找到這一半,另一半始終沒有下落。”蘭舟歎息道,“若是能找到另一半護國令,向外祖取回另一道遺旨,或許我們的處境將會逆轉……”

裴瑛靜靜地看著他,片刻後,疑惑地問:“或許是皇姐多心了,不過兩道遺旨的下落這些年一直秘而不宣,就連我也剛剛得知,阿彥,你身在江湖,是從何得知太傅被軟禁在儒林閣,手中還有父皇的一道遺旨之事的?”

如此一問,蘭舟微微僵了僵,麵不改色地看了過來,與她四目相對。

不知怎麼的,看著他的眼睛,裴瑛竟會覺得一股寒意從背後漸漸升起,令她不由得捏緊了袖下的手指。

四下默然許久,映歡也覺察到氣氛似乎不大對勁,正欲圓場之際,蘭舟忽然一笑。

“臣弟自有辦法,皇姐隻需知道這結果便可,此事解釋起來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說清的。”

聞言,裴瑛淡淡一笑:“說得也是。你既然知道太傅所在,可有打算見上一麵,我將你尚在人間隻是告訴了太傅,他老人家……十分掛念你。”

“且等等罷,眼下還不是時候。”他放下茶盞,撩袍起身:“阿昭在鄭府其間,楚京時局瞬息萬變,我等也不能掉以輕心,我記得皇姐說過,荷華宮走水之前,曾有幾個宮人路過,那場火我一直覺得並非偶然,若是有機會,回荷華宮看上一眼,或許能有所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