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端午賽龍舟(2 / 2)

與儀琳正相反,胡雪霜一臉英氣,口直心快,在貴圈小姐圈中有“竹筒子”的綽號。因為此事沒少受到胡廣的責罰,打也打得、罵也罵得,但就是不知悔改、收效甚微,用現代話講,就是打不服、罵不怕的倔驢一頭,撞了南牆也不見得回頭。

三個人相比較,儀琳參加的“貴圈”聚會要遠遠多於胡雪霜和燕喃,儀琳成了三人當中“見世麵”最多的小姐,對金陵各府青年才俊更是如數家珍。

第二隊入場的是統一的暗藍色的雲紋稠衣長袍,腰間玉花寬腰帶,頭上利落的梳起一隻馬尾,上有深藍色發扣,玉花裝飾,黑色的齊額紗帽,顯得氣宇軒昂,玉樹臨風,清一色的十七八歲壯碩青年,燕喃雙眼一眯,竟然又有熟人——沐斌和金達竟然在內。正是應了那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這麼容易就又見麵了。

儀琳尚未開口,胡雪霜戲謔的碰了碰儀琳的手臂笑道:“這個不用你介紹,全金陵城都知道了,金達,剛剛定下的,你的如意郎君嘛……”

儀琳麵色一紅,佯裝羞怒,扭過頭去,不再理會二人。

燕喃不禁好笑,儀琳與金達,一個是巧言笑兮的恬淡俏佳人;一個是大咧直爽的中二病少年,這個組合還真是讓人期待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儀琳羞笑著低頭道:“原本是聖孫殿下帶隊,因殿下隨聖上出征蒙古,改由鄭郡王帶隊了,第一個著暗藍色宮綢暗繡五爪莽紋的就是鄭郡王。”

燕喃不禁嘴角一撇,心下了然,這是與之前的第一隊明顯是兩個陣營,這是成祖帝的第一順位繼續人太子朱高熾的親兒子帶隊,本來由正統繼續人皇聖孫朱瞻基帶隊,因隨皇爺爺與蒙古開戰,遂讓自己的兄弟鄭郡王替代。

第三隊的年紀明顯要小上了許多,均十二三歲的小少年,身穿著青色短襟長褲,頭上同色方巾包頭,個個意氣風發,鬥誌昂揚,正是駱雲和馬俊所在的國子監隊。

第四隊的年紀較國子監的要大上一些,十八九歲左右,一身的白色裝扮,白色方巾,白色玉帶,白色發扣,怎麼看怎麼像一群下山修練的仙人,身形也要單薄一些,聽儀琳介紹說,這一隊是在翰林院、禮部、鴻臚寺等最年輕的文官組成的隊伍,雖然每年的賽龍舟成績都墊後,然大部分是新中進士,前途似錦,也很得官家小姐們的關注。不用多說,駱風也在此間。

在後來出現的十幾隻隊伍明顯在氣勢要弱上許多,穿得雖然雄糾糾、氣昴昴,卻一眼讓人看出虛有其表——紙老虎一群,最後的勝利者鐵定的在鄭王隊和漢世子隊中產生。

滿河的五彩繽紛,滿目的磨拳擦掌,滿耳的震耳欲聾……

隨著一麵紅色的旗子落下,幾十條船如脫困的長蛇,長趨而入,直逼對岸,吆喝聲、呐喊號此起彼伏、不絕於耳……